分享

武功镇赶会
人民日报  2019-01-28 10:04:32

武功镇赶会

武功镇赶会

武功镇赶会

武功镇赶会

  年关近了,年味儿浓了。人们期待的年会,也热闹起来了。武功镇的古河滩会,更是名气大,场面大。不光四乡八里,连邻县邻省的人,都来赶会来了。

  就铺排在河滩上,五公里长短,这里一行,那里一溜,搭起了帐篷,支起了锅灶。高处看,像云朵连着云朵,走在里头,长廊通着长廊。吆喝着买卖的,无非是过日子用得上、跟柴米油盐相关的。一样样,一件件,架子上码放的,地上铺张塑料布摆着的。衣服挂在高处,鞋袜就在手跟前。锅碗瓢盆,大小电器,发着光,闪着亮。糖果鲜艳,点心香甜,水果有本地的,有南方运过来的。把甘蔗叫甜杆杆,把玉米叫甜棒棒,朗朗上口,听着都甜。服装、床上用品怕灰尘,地上还铺了化纤的红地毯。

  赶会的人挤人,人找人,人太多了,有的挤丢了,走散了。大声喊名字,手机拨着号码问在哪里。一家子都来了,搀扶着老人来了,手牵着娃娃来了。给老人买一顶棉帽子,式样是时新的;娃娃要玩耍,飞镖射气球都不过瘾,高空转盘、充气的塑胶滑滑梯,也在河滩里摆开阵势等着呢。

  过这么大的会,唱戏是必需的。台子搭好了,戏班子请下了。秦腔唱整本的,也唱折子戏。在农村,秦腔有群众基础,戏迷不光是老年人,那台子上的包公和秦香莲,都是年轻人扮的。就在离戏台子不远处,几个老汉,一边听戏,一边喝茶。茶是熬出来的,一个小火炉子上,坐着茶壶,咕噜咕噜叫唤,里头是泾阳的茯茶,茶汁浓稠,颜色黄亮,喝了提神解乏。别说,看戏太过投入,心情追着剧情,也耗费力气呢。

  赶会肚子饿得快,小吃数当地的受欢迎。擦酥,油煎的,酥香异常,煎制用的是马油,我在别处没见过;羊肉泡馍,西安来的师傅掌勺,那得尝尝;饸饹面,盘在热汤里,上面漂着一层红油,看着都诱人;锅盔,比砖头都厚,锅盖那么大,有嚼劲,耐存放。还有当地一种面食,叫旗花面,汤宽,里头只有一筷子面,是手工擀出来的细长面。汤有讲究,是整鸡吊出来的鸡汤,加海带丝、葱花,撕成细丝的鸡肉,鸡蛋摊成纸样薄厚,切小块,如旗花,因此得名。盛面的碗,就用方盘端上来,吃面不论碗,而问要一盘还是两盘,一盘多的十碗,一般六碗。吸溜吸溜吃着,光吃面不喝汤,肚量大的吃一百碗以上不弯腰,我吃了一盘就吃不动了。面食种类多,各有各的好,在当地就偏爱这么个吃法。过去,家里过事,才有口福享用。

  按说各地过会,大同小异,都是露天场地,大路货多,当地特产算是亮点。唯独这武功镇的古河滩会不一般。武功镇位于关中平原腹地,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自古就有关中粮仓的美誉。在镇上的街道旁,有一座教稼台,那是为纪念后稷建造的。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写道,帝喾的元妃姜原走上大脚印而受孕生下后稷,起名叫弃。从小就对培育作物有兴趣。在帝尧时期出任农官,封地就在现在的武功。那时候,后稷就在此地传授耕种稼穑的技术,人们感念后稷的功绩,尊其为谷神。收获让人心安定,也让人快乐。人们庆祝丰收,表达对后稷的崇敬之情,把物产拿到河滩的空地上,既是展示交流,也为了交换所需,互通有无,这种以物易物,正是最早集市的雏形,一年一年,古河滩会就这么延续了下来。如此说来,武功的古河滩会,一个古字,的确是远古,是上古啊。

  漆河在流淌,漆河西岸的这一片河滩,又迎来了红红火火的时节。武功镇和流经这里的漆河,在《诗经》里多有歌咏,《诗经·大雅·绵》有“民之初生,自土沮漆”的句子,其中的“漆”,就指漆河。知道如此悠久的来历,再到古河滩会上走一走,能感受到有一条清晰的根系,把过往和当下,牢牢地连接起来了。这其中有变化,更有恒久的因子。

  我来的这天,正是冬至第二天。天际堆积阴云,寒风吹在脸上、手上,生疼生疼的。刚进入武功镇就堵车,走不动了。到了古河滩,人流涌动,声声喧哗,走了一阵,我的前胸后背就热起来。背风处,一对小夫妻现做现卖油炸麻花,有人一买就是一袋,几个人还在一旁等着。男的叫王有田,女的叫张花花,是附近村的,前些年在西安打工,孩子大了,家乡的日子活泛了,就回乡创业。遇上过会,临时做个买卖,也赚补一点花用。王有田说,要过年了,挣钱辛苦些,花钱就大方些,咋说不能亏了娃娃。麻花油香酥脆,和记忆里是一个味道。开着三轮车过来的代训练老人,名字有意思,招徕的方式也特别,他挂着健康证明的胸牌,上面有二维码。他卖的是玉米醋,拉了一车,自己写了幽默的广告语,有一句叫“找代师傅,吃责任醋”,还有一句“我也会检验,我妈也说好”。人们看着发笑,也乐于买上一壶“责任牌”玉米醋。

  时代在进步,商品的流通有了更便捷的方式。就在武功镇上,我看到多家快递公司设立了投递点,门口堆放着大大小小的包装盒。其实集市上也没有啥稀奇的东西,平日里需要了,在家门口都买得到。早先在这里多见的木制品,案板、风箱、木板,销量减少,地盘也缩小了。至于水瓮、陶罐、犁、耙等器具,已经难得有人光顾了。还有聚集牛、羊、马的家畜市场,也逐渐清淡了交易。可是,古河滩会还在办,人们热情不减,还在来。人们仅仅是为了怀旧吗?

  高民民负责在路口引导车辆停放到划定的区域。他说,天天都几万人,可不能乱了套。贾得令一家三口,从西安开车过来的,在旗花面馆和我邻桌,聊了几句,他说城里头的商场、超市、步行街,买啥有啥,一应俱全。来这里接一接地气,也让孩子感受一下乡村办年货的氛围,反而觉得新鲜,孩子可高兴了。他说,人不能忘本,这里头的传统,自有存在和记取的价值。也正是这个原因吧,过去古河滩会举办七天,后来变成十五天,如今扩展到了一个月。看每天的阵势,一直兴旺是肯定的。

  沿着漆河向北,河滩会的摊点也蜿蜒了过来。水泥桥横跨东西,桥头、路两边,爆米花的,卖中药的,卖眼镜的,加工刀具的,还有卖粉条的,现加工香油的,卖蜂蜜,卖烟叶子的,把有利位置占满了。桥的东头是一条土山夹峙的谷道,一座城门楼子立在中间,看上去是新建的,上书“隋唐第一关”。这可是大名鼎鼎的美阳关,有史实和地理互相印证。当地熟知史事的朋友介绍说,美阳关早在汉代,就堪称咽喉之地;隋唐时代,长安以西的官道上,这里是第一道重要关口。美阳关因为地理位置重要,屯兵用兵,兵马移动,成为常态。一下子出现大量的外来人口,消耗巨大,供给紧迫,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贸易的兴盛。古河滩会物资流通的经验,以及便利的筹措手段、畅通的进出渠道,无疑能提供有效的保障。过去,货物集散靠畜力完成,军事行动也离不开车马。骡马难免有伤亡和淘汰,总归还有一些利用价值,我这才明白为什么擦酥要用马油煎制了。

  从古河滩会的会场出来,朝北走,人渐渐稀少,地势显得空旷。我知道苏武墓在这里,一定要来看看。武功厚土深植,历史悠久,诸多历史名人都和这里有关系,苏武就是武功人。苏武牧羊的故事天下流传,他出使匈奴,被流放漠北十九年,受尽苦难,依然气节凛凛,不辱使命。回到故土,叶落归根,在八十岁高龄去世。在漆河以西的龙门村,苏武墓前,立着一尊苏武手执节旄的塑像,十分传神。人活一口气,苏武这口气,是硬气,是骨气。我寻思,能让苏武如此坚韧,又经受住了煎熬,对于家乡的依恋,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里有他吃着习惯的食物,有他听着熟悉的漆河哗哗声,这里有他的亲人和乡亲。

  折返往回走,经过西山下的徐杨村,高高矗立着一座砖塔,以为是村子里的瞭望塔,走到近前,我才发现,这座塔大有来历。这里是报本寺的原址,不过,遗留下来的只有这座塔了。报本寺是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为报母恩,下旨改宅为寺修建的。这里原来是唐高祖李渊夺取天下之前的别宅,李世民就出生于此。一座皇家寺院,在岁月的风雨中,都了无踪迹,仅存的砖塔,还是宋朝重修的。在此生息在此劳作的大众,顽强地坚守着对于土地的信仰,有甘苦,有向往,古河滩会,也被一代代传承了下来,保持着旺盛的活力。

  已经到下午了,河滩那边电子喇叭叫卖的声音,唱秦腔的声音,还是那么响亮、高亢。尽了兴致往回走的人,手里多了一捆葱,大葱来自临县兴平,有小孩那么高,二指粗,葱白多,正适合给旗花面提味。也有人拿着案板,拿着大红色的方木盘。方盘用土漆上色,看着都喜庆。终南山多有漆树,生漆质地上乘,漆出来的器具,经得住磨损。

  人对土地有情,土地给人以回报,带来的是生命的繁衍和延续。人们俯身泥土的动作是质朴的,也是坚定的,激发出了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于右任先生曾参观教稼台,流连忘返,不忍离去,之后在杨陵开办农业学校。如何种庄稼,也能在课堂开讲了。杨陵和武功相邻,已经成为我国首个高新农业示范区,我曾经去过,对于大棚里展示的栽培和育种技术成果深感震撼。杨陵的农业创新和后稷在武功的教稼启蒙,这中间不光存在着深厚的渊源,更有着在农业文明层面的共同特征。杨陵每年举办的高新农业博览会,车水马龙的盛况,似乎又和武功镇的古河滩会构成了呼应关系。由“古”而“高新”,个中妙处,令人回味、感叹。

编辑: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