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3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对陕西工作作出了追赶超越科学定位,提出了“五个扎实”明确要求,为陕西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四年来,陕西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靶向施策,重点突破,推动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绩。
在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四周年之际,本报记者踏访三秦大地,深入观察四年来陕西发生的显著变化和深刻变革。从今天起,本报推出“追赶超越 砥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四周年特别报道”,集中展示全省上下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实际成果,向总书记汇报,向全省人民汇报。
一年又一年,追赶超越的路上,陕西步伐矫健;
一春又一春,攻坚克难征程中,陕西激战犹酣。
时针拨回到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着眼长远、立足全局,对陕西工作作出了追赶超越科学定位,提出了“五个扎实”明确要求。重点与难点,思路与出路,方向与方法……习近平总书记为陕西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嘱托,入耳入心;落实,立说立行。
四年时间,虽只是光阴一瞬,但三秦大地的发展变化却让人目不暇接。
四年来,追赶超越成为三秦大地最鲜明的主题,“五个扎实”成为陕西发展最响亮的旋律。
四年来,陕西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陕西经济在新常态的赛道上跑出了精彩的轨迹:
看速度——瞄目标、稳增长,让陕西经济奔跑发力快、韧劲足。2018年,陕西GDP达到2.44万亿元,同比增长8.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国第5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
看质量——转方式、调结构,让陕西经济发展底气稳、动力强。2018年,陕西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0%和36.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全省经济发展呈现总体平稳、活力增强、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
鼙鼓催征程。
一个不一样的陕西,在新时代的无限春光里精彩呈现,向总书记、向全省人民交上一份沉甸甸的发展答卷。
“三个经济”引领 构筑开放新高地
2018年陕西省进出口总值351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3%,再创历史新高
刚刚过去的2018年,中欧(亚)班列“长安号”开行1235列,重载率、满载率均居全国第1位。从最初的“一条线”,到现在的“一张网”,中欧(亚)班列“长安号”正成为地处中国西部内陆的陕西连接外界的经济桥梁。
善弈者,谋大势。
“以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为突破口,着力打造新高地、拓展新空间,努力使对外开放成为新时代追赶超越的新优势。”新的时代背景下,陕西深刻把握时代赋予的历史机遇,明确了新阶段的发展方向。
四年来,陕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自身发展放到全国、全球的大格局中优化资源配置,着力在推进高水平开放上实现新突破。
——与世界互联互通,陕西着力打造“国际运输走廊”“国际航空枢纽”,加快形成航空高端带动、铁路公路无缝衔接的现代化交通体系。2018年陕西铁路旅客发送人数、货物发送量增幅分别居全国第1位和第2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达31.26万吨,旅客吞吐量4465.37万人次,居全国第7位。
——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节拍,陕西发力“三个经济”,一路向西开拓,对外交流与合作如火如荼。2018年陕西省进出口总值351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3%,再创历史新高。其中,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分列同期全国第3位、第4位和第3位,陕西陆空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集散辐射全国的门户和枢纽作用正强势凸显。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大开放就是大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回应着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基础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成为增加陕西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改革持续深化 经济活力竞相迸发
自贸区165项试点任务基本完成,7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2018年12月15日,西安文焯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有限公司法人谢文川在西安市工商局高新分局的微信公众号上,通过手机操作便走完了企业开办的各项流程。他高兴地说:“太快了,3天就能拿到营业执照,一定要赞一个。”以改革工商登记为切入口,陕西商事制度改革不断取得突破和创新。
过去四年,越藩篱,涉险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上,陕西的脚步坚实而有力。
——煤炭行业是去产能的重点领域。2018年12月7日,省发展改革委公布了我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年度成绩单:退出煤炭产能596万吨,关闭煤矿22处。截至目前,我省已退出煤炭产能3626万吨,关闭煤矿89处,占2016年至2020年去产能总任务的77%。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18年全省取消、下放或委托行政审批事项247项,精简25%,市场主体总量增长29.1%。省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实施,市县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
——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取得新突破。2018年省属企业超额完成年度88户“压减”目标任务;处置“僵尸企业”70户;7户混合所有制和5户员工持股企业改革试点圆满完成;国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基本完成。
过去四年,陕西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深入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供给体系质量进一步提升,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加快形成。
——“三个经济”全面发力,推动陕西“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2018年我省设立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组建西北国际货运航空公司;自贸区165项试点任务基本完成,7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陕西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注册运行,西北首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地;全省军民融合企业超过1000家,产业规模居全国第2位,军民融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良好,“军转民”“民参军”齐头并进;33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1100亿元,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国第7位。
——出台《关于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措施,帮助民营企业解决经营中的困难,全省非公经济占比超过54%。
大刀阔斧的改革,更深层次的开放,为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推进区域协调 高质量发展动能更足
关中平原城市群成为中国第8个国家级城市群,西安正式入列国家中心城市
这是一篇不断深化改革,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壮丽华章——
2018年9月28日,西咸新区泾河新城茯茶镇村民石新顺一早就在自家开的茯茶馆里忙碌起来,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游客做准备。茯茶镇原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关中小镇,如今被打造成以茯茶产业为主的关中特色产业小镇。这里的茯茶不仅在国内闻名,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留下了身影。西咸新区的城乡协同发展走在前列。
我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截至目前,35个重点示范镇、31个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有序推进,县域经济占全省GDP比重超过55%,成为推动陕西区域经济发展最具特色最具活力的板块。
新时代,陕西放眼全国、走向世界,在更大的坐标系中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
2018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给陕西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自此,关中平原城市群成为中国第8个国家级城市群,西安成为中国第9个国家中心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串珠成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能进一步延伸,舞出陕西协调发展的矫健身姿。
在铺展开来的区域发展蓝图上,陕西干部群众的思路变得更加开阔,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更加清晰——
关中深化协同创新发展。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深入推进,西咸一体化进程加快,产业布局得到优化。
陕北推进转型持续发展。陕北地区坚持能源与非能源并重、开放与保护并举。2018年,延安、榆林两市经济增速均超9%,创近年来新高。
陕南加快绿色循环发展。陕南地区以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为抓手,做强特色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陕南三市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这是发展量质齐升、活力竞相迸发的四年。
这是从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加速跨越的四年。
四年来,陕西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在改革、开放、创新的新征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崭新业绩。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今天的陕西正以全新的姿态,拥抱新时代。放眼未来,一个发展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陕西清晰可见。(记者 王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