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剧团也能演出大作品” 复排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反响热烈
陕西日报  2019-02-14 10:37:53

“小剧团也能演出大作品” 复排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反响热烈

  1月18日,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演职人员正在抓紧时间排练,为赴澳门演出做准备。本报记者戴吉坤摄

“小剧团也能演出大作品” 复排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反响热烈

  大型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演出剧照。本报通讯员马文军摄

  “荞面皮皮架个墙飞,想哥哥想成黄脸鬼……三十里明沙二十里水,八百里路上寻妹妹……”1月18日上午,当记者走近绥德县文化馆时,一曲曲苍凉高亢的信天游从文化馆里传出,让过往的行人都不由得放慢了脚步,忍不住向内张望。绥德县文化馆的一楼排练室内,身着练功服的演员们正在认真地进行着大型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的日常排练。

  2008年推出的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不仅三度应邀晋京献演,还多次深入城市、农村,到厂矿和学校演出,受到专家学者和观众的高度赞誉,并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摘得第十三届“文华大奖”和剧作奖、导演奖、音乐创作奖、舞美奖、表演奖等奖项,荣获第四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2017年,在省委、省政府,榆林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绥德县组织绥德县文化馆、县晋剧团和县职教中心文艺班组成演出班底,重新排演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复排版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在榆林市工人文化宫连续演出8天。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场场爆满的超高人气,再次证明了该剧的不俗实力。

  打造文艺精品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天上有个神神,地上有个人人,神神照着人人,人人想着亲亲……”

  2008年,由著名作家阿莹创作,著名导演陈薪伊执导,著名音乐家赵季平任音乐总监,著名歌唱家王宏伟、雷佳分别担任男、女主角的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正式登上舞台与观众见面。该剧精心选取60余首广泛流传的民歌,用乐观、健康、诙谐的编创风格,讲述了米脂女子青青和绥德后生虎子、牛娃、石娃的动人爱情故事。剧中,黄土高坡、秧歌、信天游等文化元素更是构成了一幅生动的陕北民俗风情画卷。这台大气磅礴、极具地方文化特色和感染力的陕北题材歌舞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剧中那些曲调优美、寓意丰富的歌曲也被人们传唱开来。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这句夸赞陕北女子漂亮、男子阳刚的民谚,如今已经成为绥德县与米脂县极具代表性的人文符号,家喻户晓。为了进一步提升绥德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发展文化事业,培育文化品牌,绥德县迎难而上,倾全县之力将这部剧再次搬上舞台,让《米脂婆姨绥德汉》实现本土化演出,打造艺术精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让文化软实力真正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硬支撑。

  “复排《米脂婆姨绥德汉》对于我们县意义重大,不仅关乎我们县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还是我们县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内容。这部剧自复排演出以来,每场演出都免费向群众发放300张门票,让群众不花钱就能欣赏富有陕北文化特色的精彩演出。”绥德县副县长毛晔向记者介绍。

  对于这样一台已经拥有了诸多光环的大戏,仅依靠县级院团的实力能否顺利完成排演任务?绥德县文化馆馆长雒胜军坦言:“刚开始我心里也没有底。县级演员的登台经验少,想要很好地演绎这样一部有分量的剧目确实存在困难。但是,作为绥德人,我们自己来演从这块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故事,肯定更有感触,更有感情,没有理由演不好。”

  迎难而上

  在理想与信念中前行

  前进的道路永远都是曲折的,没有一种成功不需要努力。从排演之初,剧组和演员们就面临着一重又一重的困难和挑战。

  “我演女主角首先面临的就是年龄偏大的问题。剧中人物的年龄设定在十六七岁,而我已经39岁了。如何在舞台上呈现出青春少女活泼、可爱的形象,这对我是个考验。另一方面,我是舞蹈专业出身,几乎没有接触过歌剧,想要字正腔圆地把歌曲全部唱下来有很大困难。”作为剧中女主角青青的扮演者,郑冬瑞谈起排演过程很是感慨。她曾几度产生了放弃的念头,然而最终还是选择了坚持,“说实话,在快40岁的时候还能有机会参加这样一部经典作品的演出,我的内心是充满向往和激动的。所以每当我想退缩的时候,我的家人、同事都会给我鼓励,负责作曲的老师更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给我纠正发音。在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下,我终于融入了角色。现在,我把这部剧看成是我舞台生涯的最后一部大戏,一定要演好!”

  在将近3个月的紧张排练和准备后,复排的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定于2017年8月1日在县剧院演出,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洪灾让剧组遇到了更大的困难。

  2017年7月26日,绥德县“7·26”特大水灾给当地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6.7亿元,受灾人口达10.47万人。县剧院、县文化馆也在这场洪灾中受损严重,剧场内大量座位被淹,文化馆所有办公室都积满了超过2米的积水。最为严重的是,为《米脂婆姨绥德汉》演出精心准备的道具、音响设备全部被洪水冲走,演出的硬件设施受到巨大破坏。在如此不利的条件下,复排工作该怎样进行下去?文艺工作者们要用精彩演出回报社会,为全县人民树立起灾后重建、不畏困难的信心。抱着这样的信念,全体演职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再次开始了复排工作。

  由于没有合适的场地,一时间,绥德县城内空旷的、能够用来排练的地方总能看到演员们紧张排练的身影。他们认真的态度打动了围观的群众。“还记得当时有一位大妈说:‘后生,你们这帮娃娃太辛苦了。这戏啥时候演你可记得给俺说一声,到时候大妈去给你们拍手去。’”提起在室外排练的那些日子,剧中石娃的扮演者刘斌感慨万千。

  后来,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受损的县剧院和县文化馆逐步整修完毕,重新具备了组织大型演出的能力,精心排演的《米脂婆姨绥德汉》首演终于呼之欲出。

  大放异彩

  陕西文化展现时代魅力

  “大雨洗蓝了陕北的天,大风染红了陕北的山,天上飘下个米脂的妹,地上走来个绥德的汉……”

  2017年12月7日,复排后的《米脂婆姨绥德汉》在绥德县剧院迎来了首场演出。一首首动人的陕北民歌,一幕幕感人的爱情故事,这部融合了信天游、秧歌、剪纸、高跷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秧歌剧,让这些从黄土地中生发出来的音乐、让这些从生长在黄土地上的人们心中流淌出来的感情,深深镌刻在观众的心中,流传在人们的口中。

  演出结束后,雒胜军接到社会各界向全体演职人员表示肯定和祝贺的电话。其中一位观众在电话里说:“你们演得有味道、感人,绥德人的性格特点让你们演绎得精彩、到位!一定要多演呀!”

  观众的肯定给了演员们充足的信心和动力。在绥德县委、县政府的安排下,2018年该剧在绥德县演出19场,成为当地群众谈论、交流的热门话题。今年1月4日至10日,该剧在榆林市工人文化宫连续演出9场,演出期间场场爆满,连过道都挤满了观众。陈薪伊导演在现场指导后,给出了高度肯定:“小剧团也能演出大作品”。

  《澳门月刊》的记者观看演出后非常感动,向澳门特区政府和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做了汇报,《澳门月刊》盛情邀请该剧赴澳门演出。1月7日,《米脂婆姨绥德汉》赴澳门演出合约正式签订,将于今年4月前往澳门演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

  踏过荆棘,方能觅得那朵最娇艳的花。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让“米脂婆姨绥德汉”这个文化符号变成了可视化的文化产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陕北文化朴实浓烈的质感,以观众喜爱的戏剧形式表现出来,不仅将陕北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更推开了一扇向世界展示陕西文化、陕北风情的窗口。(记者柏桦通讯员百川)

编辑: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