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业扶贫,如何“扶”出实效? ——城固县发展特色产业推进脱贫攻坚调查
陕西日报  2019-02-25 11:09:20

  产业扶贫怎么扶?城固县用“实”字做回答。

  在城固县,选准产业是前提——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新老产业并存,多个产业开花;做强做优产业是核心——政策支持、龙头引领、稳扎稳打,让特色更特、优势更优;联结利益是关键——探索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多环节全方位让百姓紧紧嵌在产业链上,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2018年,城固县农业总产值达76.02亿元,居汉中市第1位,多种特色农产品名扬全国:从种植面积占全国70%、拥有市场定价权的元胡,到产值7亿元、出口俄罗斯等国的柑橘,再到集约化水平全国最高的猕猴桃……城固县的农产品迅速走向大市场,让百姓的钱包鼓起来,也点亮了贫困户的脱贫希望。截至2018年年底,城固县有1.38万户贫困户在各种产业上获益,占贫困总人口的75.92%,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3.64%。产业扶贫成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一大亮点。

  传统种植提质增效  让产业更有“含金量”

  1月28日,位于原公镇东原公村的万亩猕猴桃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园内,一排排5米多高的“人”字形钢架很是壮观。

  “这个园区连片规模达2500亩,全部使用以色列水肥一体化技术和有机肥。增加光照的‘人’字形钢架,是从全球最大的猕猴桃营销商新西兰佳沛公司引进的。”陕西禾和猕猴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宋飞介绍,2018年,园区猕猴桃初挂果,公司便因果品品质好与新西兰佳沛公司签订了供货备忘录。

  据城固县农业局局长田继良介绍,2013年,随着我省猕猴桃产业东扩南移战略的实施,城固县抢抓机遇,大力引进企业发展猕猴桃,主打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去年陕西齐峰果业有限责任公司选送的城固“徐香”猕猴桃,在全国率先通过相关检测,成为我国首个获准进入欧盟市场销售的猕猴桃品种。

  如今,在城固县仅种植猕猴桃的龙头企业就有20家,猕猴桃种植面积达4.8万亩,带动贫困户2100户。猕猴桃产业是城固县选准产业突破发展的一个典型。

  “充分考虑原有产业基础和农民传统种植习惯,既不搞‘一刀切’对传统产业全盘否定,也不亦步亦趋、盲目追求‘高大上’,坚持实事求是,找准方向,科学种植,提高产业‘含金量’,这是城固县产业发展始终坚守的原则。”城固县委书记陈心亮说。

  包括猕猴桃产业在内,城固县从2013年起,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产业特点、生态环境等情况,在不断摸索总结、市场验证的过程中,找准了产业发展规律,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

  在政策保障上,城固县编制了脱贫攻坚发展规划及13个子规划和年度计划等,形成了县镇村“三级联动、优势互补、覆盖到户”的规划体系。在空间布局上,全县确定了柑橘、猕猴桃、元胡、茶叶、蔬菜、林下经济等8大脱贫产业,形成了“南茶北果川稻油、城郊蔬菜山区菌、规模养殖沿江药”的产业扶贫格局。在提质增效上,全县坚持结构调整,大宗产品瞄准优质名品,其他产品瞄准特色优势,重规模、育品牌,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政策支持龙头引领  让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选准方向,还要做大做强。城固县通过政策支持、龙头引领,注重防范产业大而不强贫困户利益受损、产业强而不优在市场竞争中优势减弱两大问题,全面提升产业扶贫质量。

  “去年城固县羊肚菌畅销,产值超8000万元!”1月30日,提起羊肚菌产业在城固的发展状况,汉中中昇菌业公司执行董事甘茂世兴奋不已。

  羊肚菌有“菌中之王”美誉,但培育难度大。2015年,甘茂世来城固县考察,发现这里生态良好、气候适宜、原料丰富、设施完善,于是在此率先试种,最终研发了适宜该气候区的种源。截至目前,城固县已在10个镇流转土地种植羊肚菌5000亩,带动贫困户200多户。

  甘茂世的成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2018年,原公镇将各类项目资金2236万元的一半用于产业扶贫,其中一部分用于完善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一部分引导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培育特色产业。甘茂世不仅可以使用政府建设的冷藏库,还能享受到政府36万元的资金支持。

  让龙头企业愿意来、留得住,是城固县做大做强产业的关键。近3年,城固县出台了《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项目实施办法》《“十百千万”扶贫带动工程实施方案》《龙头企业奖补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坚持新增资金、项目、举措向扶贫产业倾斜,并建立了脱贫攻坚工作责任追究制度,举办县级、镇级产业脱贫擂台赛,在全县上下形成“工作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产业走”的良好氛围,激发了各类经营主体投身产业扶贫主战场的积极性。

  如今,一大批辐射带动能力强、农民增收效果好的主导产业应运而生:沙河营镇通过土地流转,建成5000余亩高标准猕猴桃田园综合体,2018年为328户贫困户和9个村集体分红近100万元;双溪镇建成花卉苗木、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园26个,注册品牌商标5个,带动1191户贫困户增收;三合镇将产业发展基金投入中药材加工等领域龙头企业助其发展,确保贫困村、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先后带动493户贫困户稳定增收。

  利益联结带富群众   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产业扶贫怎么扶?选准产业是前提,利益联结是关键。

  “在联结贫困群众上,我们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城固县县长胡新利介绍,目前城固县探索形成了务工带动型、流转金支付型、入股分红型、订单收购型、借养收购型和合作帮扶型6种带动方式,这些方式注重探索企业、贫困户、村集体等多元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使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更加紧密。

  三合镇黄牛嘴村的贫困群众代小明就是受益者。代小明一家四口,母亲年迈,媳妇患病,孩子还在上学。2017年,代小明将产业扶贫资金5000元入股村上合作社经营的食用菌和天麻产业,每年享受分红,自己还在食用菌厂打工,一天收入80元。“要不是村上有产业,我哪来的分红,哪来的家门口打工的机会。”代小明说。

  在黄牛嘴村,像代小明这样多方受益于产业发展的贫困户不在少数。“我们村天麻和食用菌种植面积共738亩。因品质好,食用菌供不应求,天麻长期出口韩国,先后带动95户贫困户通过务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脱贫增收。”黄牛嘴村党支部书记代继成说。

  为了让贫困群众紧紧嵌入产业链,城固县还规定,获得扶贫资金项目支持的经营主体,必须优先招收贫困户务工;扶贫资金入股分红必须明确贫困户在产业链、利益链中的地位和份额,贫困户收益必须占70%以上……这些具体化的规定,确保了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让更多的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如今,城固县已有32户农业龙头企业、30个现代农业园区、496个专业合作社和63个特色产业扶贫基地通过6种方式,带动1.38万户贫困户通过多种方式脱贫致富。

  “只有做到精准确定产业扶贫目标,精准选择产业扶贫项目,精准建立产业扶贫工作机制,真抓实干,才能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升脱贫质量。”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课题组此前对城固县进行调研时认为,城固县既注重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型经济组织,又注重加强利益联结,探索多种方式,将贫困户紧紧嵌入产业链,让百姓共享产业发展红利,全县的产业扶贫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记者 乔佳妮 )

编辑: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