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消息:3月5日,在第56个学雷锋日到来之际,西北工业大学充分发挥“三航学科”优势,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进行深度合作,组织航空学院“蓝色学堂”航空科普志愿者服务队通过互联网远程授课形式,对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崇凝镇的线王小学开展网络实时科普活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崇凝镇的线王小学学生观看远程科普课程(摄影 卢迪)
3月5日上午10时,在线王小学的教室里,一张张好奇的小脸出现在屏幕前,带着对知识的渴求与探索望向屏幕的另一端。屏幕的这边,由来自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刘翕然和潘泳舟两位学生通过直播的形式,为小朋友们带来一场美妙的航空之旅——飞机是怎么来的?飞机有哪些种类?飞机的原理是什么?西工大航空学科的发展历史……为了让课程更易懂,刘翕然和潘泳舟还穿插着各种游戏。尽管相聚遥远,但通过视频连接,孩子们和航空科普志愿者实现了实时互动。
学生们观看飞机模型(摄影 卢迪)
渭南市临渭区崇凝镇线王村是西北工业大学定点扶贫单位。长期以来,西北工业大学认真贯彻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坚持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相结合,深入开展教育帮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开展义务支教、校园科普等多项帮扶措施。
参与本次活动授课的两位同学来自西北工业大学“蓝色学堂”航空科普志愿者服务队。该服务队长期致力于航空科普、志愿服务、支教扶贫,多次深入基层一线普及航空知识,增强中小学生的国防意识。
据悉,科普对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养,特别是为广大青少年种下科技梦想种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在科普中有智力资源优势,是开展科普的重要力量。贫困地区中小学生是接受科普、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梦想的主体,也是扶贫工作扶智扶志的主要对象。但在以往的科普中,由于受限于地域遥远等原因,大学生往往只能利用假期到实地开展科普教育,这种科普一般短期开展,无法实现常态化、高频次的科普教育,使科普效果大打折扣。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崇凝镇的线王小学学生与远程科普讲解员互动(摄影 卢迪)
为解决以上问题,2017年12月,西北工业大学与创维集团合作,为西北工业大学与扶贫点的学校捐赠了一批互联网电视。在2019年的学雷锋日,西北工业大学又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合作,利用远程通讯技术,对扶贫点线王小学实行远程科普。
本次活动把高质量的科普内容通过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传播给科普资源匮乏的地区,让远程实时科普成为可能。本次活动在全国高校中具有引领意义,既是西北工业大学和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发扬雷锋精神的重要举措,也为常态化开展科普支教提供了解决方案。
西北工业大学和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将以本次科普活动为开端,定期常态化开展网络远程实时科普,并把受众扩展到更多、更偏远的山区。并且,西北工业大学和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双方还达成协议,在5G通讯环境上线后,将这种远程实时科普支教活动利用5G通讯更好地开展和推广,促进学校智力资源和贫困地区更高质高效对接,更广泛、深入开展社会和贫困地区科普支教活动。(文 赵丽岩 编辑 罗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