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泥土捏神韵 故本含新芽 ——凤翔泥塑的传承与创新
六营民俗村中国泥塑文化园里这尊总高二十一米的“泥塑坐虎”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泥塑虎。
在六营村胡新明泥塑传承研习所里,工人用加热的颜料为泥塑进行彩绘。
如今,凤翔泥塑更多的是被当作礼物送给亲朋好友。
胡深先生的女儿胡小红从小就跟随父亲学艺。富有创新精神的胡小红如今也已成为凤翔泥塑的代表性传承人。
工作人员对泥塑进行抛光处理。一件泥塑需要经历13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 本版照片均由本报记者 赵晨摄
说起泥塑创作,胡新明有讲不完的故事。
六营村位于宝鸡市凤翔县城以东3.5公里处,是凤翔泥塑的发祥地,被誉为“中国泥塑第一村”。
2月28日,记者一行还未进村,一尊巨型“泥塑坐虎”就映入眼帘。这尊“泥塑坐虎”前腿立后腿坐,双目炯炯有神。“泥塑坐虎”色彩鲜艳,身上有牡丹、荷花等象征吉祥的图案,前腿还有“四季平安”四个大字。
六营村党支部书记廖卫军介绍,“泥塑坐虎”由国家工艺美术大师胡新明创作,总高21米。“这尊‘泥塑坐虎’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泥塑虎,也是六营民俗村中国泥塑文化园的一大景观。”
凤翔古称雍,是周秦发祥之地、嬴秦创霸之区,因“凤鸣于岐、翔于雍”而得名。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璀璨的民间文化,根植于民间的凤翔泥塑,便是泥土里绽放出的绚丽艺术之花。
缘起
凤翔泥塑起源于何时?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明朝的时候,朱元璋军队中的第六营兵士屯扎于此,这个村便被命名为“六营”。这些来自江西的兵士有制陶手艺,闲暇无事,就和土为泥,捏制各种形态的泥活儿当作玩具,并且彩绘示人。后兵士转为地方居民,屯田垦荒,安家立业,其中一部分人重操入伍前的陶瓷制作手艺,利用当地黏性很强的板板土,和泥捏塑泥人,制模做偶彩绘,再到各大庙会出售。过去凤翔各地庙会或集市上叫卖的“耍货”,就是这些来自六营村的彩绘泥塑玩具。除彩绘泥塑玩具外,艺人们主要捏制的还有镇宅祛邪的“镇物”,如现代的“挂虎”“坐虎”“卧虎”等。
六营村的一些老艺人并不认同第一种说法,他们认为,凤翔泥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工艺美术大师胡新明介绍,公元前384年,秦献公废除了秦国从秦武公以来实行了300多年的活人殉葬制度,受到秦国民众的赞扬。秦献公废除这项制度,从根本上来说,是为避免青壮年劳动力被白白杀死,为秦国留存劳动力,对秦国的农业和工商业生产非常有利。作为殉葬制度的变通措施,秦国的奴隶主贵族开始以陶俑代替真人殉葬,“秦献公都城是雍城,即凤翔附近,当时以陶俑代替真人殉葬,便是凤翔泥塑的雏形。”
《凤翔县志》记载:“县境内发掘出土的春秋战国、汉、唐时期的古墓随葬器物中,有各种形态的动物、人物陶俑。其中动物陶俑有虎、牛、鸽、猪、狗、羊、骆驼等,其形制相似今日之泥塑。”据专家介绍,自秦献公改活人殉葬为陶俑殉葬起,按社会地位的等级,人物俑只用于王族和达官贵人殉葬,平民百姓是不能享用的。于是,平民殉葬便只能用等级较低的动物俑,这就给彩绘泥塑留下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今年5月,凤翔县将召开关于凤翔泥塑的学术研讨会,届时,国内外专家学者将会聚于此,关于凤翔泥塑的起源或许会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传承
六营村自古就有制作泥塑的传统,泥塑手艺代代相传。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泥塑收入是群众主要的经济来源。20世纪70年代,胡新明跟随父亲制作泥塑,每逢庙会,他便挑着泥塑去出售。“泥塑在当时是个易碎品,摆放在筐子里要小心翼翼、轻拿轻放。当时生活困难,很多村民是以货易货进行交易。”胡新明记得,有一次去虢镇“卖泥货”,一个村民提着一双旧皮鞋来换,他一试很合脚,就高兴地做了这笔买卖。
“泥货没本,越做越穷”是当时手艺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当“卖泥货”收入少到甚至无法维持生活时,很多人选择了放弃。20世纪80年代末,六营村村民纷纷外出打工赚钱,不再过操持泥巴活儿的苦日子,做泥塑的手艺人越来越少,只有胡新明等少数人还在坚持着。
1985年,19岁的胡新明代表陕西省民间手艺传承人出国参加交流活动。“一下飞机,美方接机人员向我们致军礼,并赠送了礼物,我觉得作为中国人特别自豪。”胡新明说,“我当时就想,一定要把凤翔泥塑传播到海外去!”
那次出国交流,胡新明带了两箱泥塑作品和80公斤泥巴。作品被迅速抢购一空,“国内一毛钱的泥塑,美国人用100美元收购。”80公斤泥巴做出来的泥塑,完成一件被买走一件,这让胡新明感到十分自豪。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很多人认为是‘泥娃娃’,其实是‘金娃娃’呀!”他决心要把凤翔泥塑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2002年、2003年,已是陕西一级工艺美术大师的胡新明和老艺人胡深合作的泥塑马、泥塑羊连续两年被确定为生肖邮票主图案,凤翔泥塑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2006年,凤翔泥塑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凤翔县的胡深被列入第一批22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如今,凤翔泥塑已走入千家万户,并作为传播文化和友谊的使者跨出了国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六营村涌现出了一批泥塑大师,泥塑品种也多达200多种,凤翔泥塑逐渐走向了产业化。如今,六营村530户人家,从事泥塑产业的就有300多户,六营村因泥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
创新
2月28日,在六营村胡新明泥塑传承研习所里,记者看到忙碌而热闹的景象。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泥塑的翻坯、彩绘等工作。在产品展示大厅,不时有上门参观和购买泥塑的游客,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胡新明说:“现在泥塑作品更加多元化,色彩斑斓,线条明快。泥塑艺术也要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20世纪90年代,随着凤翔泥塑在市场上走俏,很多人加入了制作泥塑的队伍,打着“凤翔泥塑”牌子的作品充斥市场,质量参差不齐,市场受到冲击,凤翔泥塑很快跌入低谷。
所幸有一批坚守初心的老艺人,不为浮躁的市场所动,他们潜心钻研制作工艺,相互守望,推陈出新,使凤翔泥塑逐渐走出低谷,走向全国和世界各地。
泥塑易碎,是让所有手艺人头疼的问题。因为易碎,凤翔泥塑很长时间以来只能在周边地区销售,运不到外地市场。1988年,胡新明曾经向新加坡发过一批泥塑作品,运到目的地打开一看,大部分已经碎了。
传统的制作工艺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市场,痛定思痛,胡新明经过数百次的实验,1995年,他终于研制出泥塑摔不烂的制作工艺。当时胡新明已经是宝鸡市政协委员,为了检验效果,他把自己制作的摔不烂的“泥塑挂虎”夹在自行车后座上,一路骑到宝鸡市政协会议室,当着其他政协委员的面,把“泥塑挂虎”摔到地上。同时,胡新明用石膏模具代替泥模具,使泥塑生产周期大大缩短,产量大幅提高。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胡新明在祖传泥塑手工艺学习创作和生产实践中,独创泥塑画技艺,成为凤翔泥塑发展史上的又一独特创举。
年轻一代手艺人不仅继承了老一代泥塑人的特点,而且更富有创新精神。每年过年前,都是胡小红最忙的时候。胡小红是凤翔泥塑的第五代传承人、胡深先生的女儿,她从小就跟随父亲学艺。农历己亥猪年,胡小红设计推出了福寿猪、福孝猪、笑笑猪、传统猪4种泥塑造型,在保留传统的同时,泥塑猪的色彩更向现代、时尚靠拢,有的作品用了半彩半素的方式上色,给人以清新亮丽之感。胡小红表示,现在一些年轻人对传统泥塑了解少,新设计的作品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凤翔泥塑,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在胡新明的西府民俗艺术博览园,记者一行见到了胡新明的儿子胡锦伟。胡锦伟去年从天津理工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准备做些事情,把凤翔泥塑产业推到新的高度。
胡锦伟向记者展示了部分泥塑衍生品,有笔记本、手机壳、眼罩、靠枕、纸杯、围巾等功能性日常用品,每一个产品上都有凤翔泥塑的图案,传播着泥塑文化。他告诉记者,开发这些泥塑衍生品不追求过多的经济效益,主要功能就是让泥塑文化更持久地传播,从而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胡锦伟说,下一步他们准备在围巾的制作中,将丝绸、刺绣、凤翔泥塑结合在一起,在融合中大放异彩。“泥塑摆在家里是收藏,但随着人们佩戴与使用这些泥塑衍生品,也使传统文化越来越‘活’起来。”(记者 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