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消息:西安高新区兴隆街道北张村的楮皮纸制作技艺起始于汉代,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在历史的传承过程中,北张村一直沿用的传统造纸工艺,全部由手工完成,这种古老的手工艺使用工具简单,但操作工序复杂,出一张成品纸要经过72道工序,需要付出非常艰辛的劳动。
3月5日,在北张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逢学老人家里,他的儿子张建昌一边指着实物一边详细讲解起造纸的工艺流程。
北张村楮皮纸 手工纸工艺的“活化石”
楮皮纸的制作流程是先将采集回来的楮树的皮进行筛选,之后放到清水中浸泡,然后把浸泡过的树皮放到石灰水中泡2-3天,再从石灰水中捞出放在大锅里蒸一天一夜,使树皮纤维彻底软化,随后再经过“碾”“压”“捣”等多重工序才能变成均匀的纸浆。纸浆生成后便进入抄纸工序,在一块长方形木架子上摆好竹帘,用两根小木棍将小竹帘卡住,这便是抄纸的主要工具——模型。
抄纸人双手握住木架两端,先将竹帘的一端稍微倾斜插入纸浆槽中,挑起来后,再将另一端完全缓缓地沉入,大约五六秒钟后迅速将竹帘捞上来,把竹帘反扣并轻轻揭起,一张原始的纸就造好了,这样一层接一层将纸叠压在一起。抄出来的大摞湿纸,要用木板和大石块持续压十个小时以上,以挤干水分。
最后一道工序便是晒纸,把湿纸一张张揭起贴到墙壁上晒,这一工序非常关键,不仅要细心,而且很讲究技巧,既不能把纸揭破,也不许使纸卷边。待纸张完全晒干后,把纸裁剪为成品。
“一天下来最多的时候能造三四百张纸,备料的过程还要很长时间,现在买纸的人也不多。”张建昌说道。
话题一转,在讲到楮皮纸的优点时,张建昌明显高兴了起来。“楮皮纸很环保,有的人说用树皮造纸多浪费,其实最好的原料就是春天楮树的嫩枝,但我们不刨根,只取嫩枝。等到第二年,周围就又长出来一圈儿枝。”
相对于宣纸的顺滑,楮皮纸纤维较大,纸面显得相对粗糙,但这种粗粝感,却让书法家有更多的发挥空间,枯笔更显功力,勾连更显筋骨。
“你拿一张打印纸和一张楮皮纸在夏天太阳底下晒一天,你就看得出来区别咧,楮皮纸永不变色。”张建昌说得没错。据记载,北张村所造的白麻纸自唐沿袭至清一直是奏折和科举考试用纸,被历代视为精品,隋唐时白麻纸还传入朝鲜、日本等国。
谈到造纸术的传承问题,张建昌说,孩子早在2015年就已经回到家中学习造纸。
在张建昌的微信朋友圈里,可以看到他经常会发“我儿在展示手工造纸……”“天气寒风刺骨,我们仍然为观众展示。”“零下三度,我儿为观众展示,这是对文化的执着。”等这样的话,可以看出,他既心疼儿子,又为儿子感到自豪的内心情愫。
走出去看世界 创新是为更好的传承
北张村楮皮纸第三代传承人张刚谈到将来打算的时候说:“要看销路怎么样,如果销路不好,这活儿说不干也就不干了。起码在吃饱的前提下,才能干这个。”
随着话题的深入,张刚慢慢地说:“我们打算先把这个棚搭好,纸的幅面起码要做到四尺,淘宝店我也正在做,包装之后再投上市场。随后,打算在周边找一个场地,扩大生产规模。”
张建昌说,张刚在2018年参加了一个全国性的中国手工造纸技艺传承与发展研修班,看到全国其他地方的造纸术,也渐渐对自家的造纸术有更多的兴趣和理解。
张刚说,在研修班上,他看到了以竹子为原料的夹江纸,以纳西族地区特有的野生稀有植物制作而成的东巴纸,以狼毒草为原料、自带驱虫效果的狼毒纸......听了教授讲解营销方面的“秘诀”之后,在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同行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其他地区纸生意的一些现状,对比之后再用手摸着那一本厚厚的样品纸合计本,他也开始思考自家产品的营销与生产工艺方面的问题。
比如,如何解决楮皮纸纸面粗糙的问题,如何将纸的幅面扩大到标准规格,如何扩大生产规模,工艺流程如何设计,质量如何控制,如何给纸染色……张刚的想法很多,他希望能够在北张村楮皮纸造纸术上有所突破,让传承了千年的手艺能够进一步发展,将这块手工纸工艺的“活化石”打磨得更加璀璨。(文 吕宏伟 编辑 陈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