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报道(柳洪华):近年来,中国通过采取减税降费、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等一系列改革举措,营商环境获得显著改善。世界银行在2018年10月31日发布的《2019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国在全球排名由78位提至46位,一举跃升了32位。
在这场关于营商环境的“战役”中,各项创新改革工作逐级下沉、落到一线。2018年以来西安市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不断擦亮“店小二”金字招牌。2018年,在《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2018》中,西安以84.71分排在第10位。西咸新区作为各项政策先行先试的试点区,提出了到2020年各领域营商环境便利度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的目标。
营商环境为新区发展带来附加值
围绕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西咸新区出台了《西咸新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以“互联网+”为载体,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努力打造审批少、流程短、成本低、诚信优、服务好的营商环境。
自此,承诺实现“3个工作日办结企业设立商事登记,4个工作日办结经营许可,50个工作日办结建设工程项目审批”的“3450综合行政审批效能改革”上线。目前,在西咸新区企业开办时间平均达到2.5天。
此外,西咸新区以其拥有国家、陕西省和西安市赋予的各类政策先行先试的优势,还相继试点了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证照分离”审批制度改革,搭建快捷办税平台。截至目前,西咸新区共受理涉及“证照分离”事项3240项,其中审批改为备案事项905项,实行告知承诺事项196项,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事项26项,强化市场准入事项2113项。
在营商环境上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西咸新区,也尝到了营商环境优化所带来的“附加值”。2018年全年,西咸新区新登记市场主体2.72万户,同比增长56.5%,市场主体累计突破8.5万户。
2月21日,在2019年度招商引资项目首批集中签约仪式,总投资829亿元的35个项目落户西咸新区,其中不乏日本7-11株式会社、三一重工、天猫、华侨城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寻找下一个“爆点”
在官方文件中,营商环境包括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律政策环境和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等四方面内容。在世界银行对于营商环境的评价体系中,包括了“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产权登记”“获得信贷”“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合同执行”“破产办理”十项指标,来评价一个国家的营商环境水平。
正如西咸新区管委会主任康军所说:“我们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着力点,以制度创新解决营商环境中的痛点、难点,不断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这表明,面对激烈的竞争,西咸新区要扮演“促成者”和“推广者”的角色,用营商环境赢得发展,支持百业发展。
其一,在企业最关注的税务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9年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在新一轮的深化增值税改革中,西咸新区应积极考虑运用税务措施改善营商环境,提升西咸新区长远的竞争力,除了办税便利化外,结合“低税率+针对性税务措施”,让税务和产业“双政策”有机结合,以此吸引投资者。
其二,西咸新区是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三大片区之一,自贸试验区与国家级新区“双区”联动发展的新格局,给了西咸新区内陆变前沿的机会。同时,随着西安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以打造大西安新中心为目标的西咸新区,外向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也将逐渐增大,“跨境贸易”是西咸新区经济发展的机遇。
随着“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的持续深入推进,如今在西咸新区已形成了空港新城“临空+自贸+保税+口岸+贸易”体系、沣东新城一站式境外投资服务平台等体系平台。在3月6日召开的西咸新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专题会上,会议强调了2019年西咸新区将继续围绕“三服四化”“一网通办”“一套流程管项目”、信用体系建设、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等工作提升营商环境。而西咸新区在“3450”改革之后的下一个“爆点”也将蕴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