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油塔是陕西东府(渭南市大荔县古称)一种有名的传统风味小吃。它层多丝细、松绵不腻,其形状“提起似金线,放下像松塔”,故而得名。
相传始于唐代,原名“油塌”,清代时有了改进,选用上等面粉、猪板油等原料,增加油饼层次,把饼状改变塔形,将烙制改为蒸制,名称也由“油塌”改为“金线油塔”,成为上乘美点。油塔蒸好下笼食用时,用手略加拍折抖松,放在盘里,佐以葱节、甜面酱等,别有风味。
金线油塔的制作,是用少量的水将面粉搅成絮,搓成硬团,再点水调软,用布盖上盘5分钟;然后把面团擀成三分厚的大方片,将撕去皮膜、切碎的猪板油丁和拌匀了调料面的食盐,均匀地抹在面片上,将面片卷起,切成长条块,每第再擀成一分半厚的片,再切成细面丝,用手扯开,拉成细丝,卷起盘成圆塔形,即成油塔,旺火上笼蒸约30分钟即热。
上桌的金线油塔通常装在盘子里,看起来像个小馒头,用筷子提起塔尖抖一抖放到碗里,瞬间就看到油塔变成一碗松散的金线,闻一下喷香扑鼻,吃到嘴里松软绵润,油而不腻,清爽利口。(来源:渭南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