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新改革不停歇 解码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高新功能区发展“密钥”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19-04-02 16:29:08

  国际在线陕西报道(陈岚):2017年4月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陕西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两年里,作为陕西自贸试验区的中心片区,西安高新功能区(以下简称“高新功能区”)发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优势,取得了多项创新改革的进展与成果。

  (已确认为22.13个工作日)创新改革不停歇 解码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高新功能区发展“密钥”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高新功能区 供图 西安高新区管委会

  提速减负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曾经企业和市民办事时,往往会被盖章多、材料多、环节多等问题所困扰,既浪费时间又拖延速度。为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高新功能区通过职能整合、流程再造,将分散在西安高新区创新发展局、规划建设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等14个职能部门共230项的行使审批权力事项,统一划转至西安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负责实施,启用“西安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审批专用章”,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同时,高新功能区出台“容缺审批”“承诺制审批”“预审批”“极简审批”“整区域审批”等创新制度,最大限度的减流程、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为项目审批提速减负。

  “通过实施‘容缺审批’,科技四路公交首末站项目在报建当日完成总平面审批;国际会议中心项目,自土地证办理到施工许可证核发仅用时7天。2018年三季度高新区施工许可证办理时间平均仅为22.13个工作日,耗时为西安市各开发区平均用时的一半。项目审批加速为区域发展贡献了力量。”西安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王峰表示。

  互联网时代,依托数字化进行政务工作提升是各个区域探索创新的关键点。作为西安市“最多跑一次”(数字化转型)改革试点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的“双试点单位”,2018年10月,高新区在西安市率先实现第一批9项高频民生事项上线运行,实现了电子证照及电子签章和非税收入线上支付,完成了区级层面数据的互联互通,迈出了西安市“全程网办”工作的第一步。2019年2月11日,西安市“一网通办”系统上线运行,包含369个高频事项,其中高新区高频事项94个。为了让办事企业和市民适应并习惯网上办业务,高新区在政务服务大厅、各分厅及基层服务点设置“一网通办”宣传专区,组织帮办代办人员,辅助政务大厅办事群众网上申报,并进行现场宣讲,积极推广宣传“一网通办”审批系统,让企业、群众充分感受到“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金融创新 让丝路资源“聚起来”

  金融业进一步扩大开放是自贸试验区创新工作的难点、亮点和突破点,如何利用西安作为丝路起点城市和自贸试验区政策红利的双重机遇推进金融服务国际化、标准化、智慧化、市场化,西安高新区金融办公室在自贸试验区挂牌两年时间里不断探索,发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优势,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让丝路资源“聚起来”,让企业“走出去”,让科技创新“不缺钱”。

  据了解,目前西安高新区已设立各类金融服务机构和要素平台1420家,其中银行、证券、保险等全国及区域性总部63家,股权投资机构250余家,金融中介服务机构360余家,为企业提供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全链条金融服务。与此同时,西安高新区金融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增强,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台湾富邦华一银行、韩亚银行、三星财险、德勤会计事务所、安永会计事务所等一批外资金融机构区域总部相继落户,为企业跨境资金业务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的服务。

  作为全国首批投贷联动试点园区,西安高新区出台《西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关于支持金融机构开展投贷联动试点的实施办法》,将债务融资与股权投资相结合,为成长期的科创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建立投贷联动科创企业项目库,入库企业总数超过1700家;2018年,试点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金额累计达到8.77亿元人民币。

  为激发民营经济活力,西安高新区出台了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支持自贸经济发展。其中包括实行贴息政策,使企业债务性融资成本可降低100万元;对企业上市挂牌进行分阶段奖补,对其借助资本市场获得融资给予最高300万元补贴;设立贷款风险补偿、投资风险补贴以及业务增量奖励,鼓励试点机构深度开展投贷联动;优化债务融资风险补偿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授信模式,单户企业补偿额最高可达400万元。政策红利的释放,加速了区域内资本链与科技链的融合与相互促进。

  “通过提供相应的鼓励政策,加速机构聚集、业务创新是高新区金融发展的方向。围绕着《西安高新区金融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我们立志成为具有标杆引领作用的创新链金融示范区,服务功能强力辐射的数字金融引领区,高水平开放的国际金融先行区,以及具备强大资源集聚和服务辐射能力的丝路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西安高新区金融办公室副主任解严表示。

 跨境贸易便利化 促进企业高水平发展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和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提升通关效率无疑将帮助中国企业争取更多的海外订单,扩大国际市场,降低企业时间成本,增强企业物流周转效率,减少库存。为帮助企业加速发展,高新功能区成功复制了上海自贸试验区“23+8”项海关创新制度,其中包括“一线先进区、后报关”“二线批次进出、集中申报”“智能化卡口验放”等25项内容,让区内企业可享受365*24小时通关服务,极大提升了区内企业通关效率。此外,高新功能区通过联合西安海关开展的一系列通关便利化创新,让西安高新区综合保税区试点完成西安海关关区第一票“无纸化”、第一票“通关一体化”、第一票“区港联动”、第一票“区区联动”、第一票“跨关区流转”的工作;同时在国内率先开展特殊区域外集成电路研发检测企业全程保税业务试点,将企业研发的集成电路货品通关时间从将近三个工作日压缩到不到三小时,通关效率提升95%。

  “自2018年8月1日起,高新区内的企业全部采用‘单一窗口’办理进出口手续,将原报关单、报检单合并为一张报关单,将原229个货物申报数据项精简到105个,实现‘一张报关单、一套随附单证、一组参数代码、一个申报系统’,提高了企业报关报检效率。”高新区创新发展局副局长程育芝表示。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高新功能区通过强化能源与国际产能合作,构建丝路国际金融中心,设立离岸创新中心与科技服务站,成立外商投资企业联盟,引进中国贸促会(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中心、参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丝绸之路仲裁中心建设,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优势。

  两年的时间里,高新功能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聚焦全球研发、科技金融、对外文化贸易等重点领域,培育了一批“有特色、重质量、高水平”的创新案例,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将为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内陆自贸试验区高地贡献“高新经验”。

编辑:吴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