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静香:酷爱社火“不要命” 芯子耍出新花样
海外网  2019-04-02 15:03:29

  为什么社火又叫射虎?是叫转了音,还是有其他更深的意思?社火有没有流派?有啥分类?还有什么讲究?

  在说到社火的时候,大家多多少少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近日,带着这些疑问,笔者来到草堂街办参观了陕西省西安市户县社火传习所,见到了宋志荣、曹静香两位传承人。在得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之外,又解开了另外一个谜团——为什么两位老人家对社火乐此不疲?都是因为“不要命的那种爱”。

曹静香:酷爱社火“不要命” 芯子耍出新花样

  突破传统社火局限 微缩社火应运而生

  陕西省西安重镇户县(今鄠邑区),既临近古都长安文脉之灵气,又得终南圭峰与草堂渼陂之精华。夏为扈国,商为崇国,周为沣京,汉初置县,文明在这里传承绵延千载从未中断。

  传统社火是一种悠久的节庆仪式。相传户县社火是古代祭祀土地之神的遗脉繁衍,《周礼·地官·鼓人》中记载:“以擂鼓鼓神祀,以灵鼓鼓社祀”,这是户县社火起源之根。

  户县社火文化底蕴深厚,既有传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浸润,又融合民间鼓乐与古代戏曲的元素,最终演变成独具特色、形式繁多的广场大型娱乐表演形式。经过许多年的发展,户县社火现在有芯子社火、平台社火、牛拉社火、马社火、背火、掮火、高跷、竹马、旱船、大头和尚、打钱杆、热蹩、火龙、地龙、舞狮子等近二十种形式。曾经哪里有节庆盛典,哪里就有社火表演,哪里有社火表演,哪里就有祥和喜气。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火的表演强度和频度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为保护这种古老的艺术,2008年6月户县社火被陕西省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宋志荣被确立为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户县社火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曹静香、何东继被确立为西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社火表演是大型广场表演艺术,大多在春节等重大节庆期间展现,有万人广场的群情涌动,也有村社团队竞技的壮观场面。但场地和时限成了展示社火的限制条件,如何让民间艺术不“封藏”?让传统社火永“保鲜”?怎样使广场竞技无“时限”?使真人表演缩“空间”?三位传承人共同研究发明了微缩社火,解决了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在传习所的展馆内就可以一窥传统社火完整而宏大的阵容,认真揣摩每个芯子社火的精巧设计和良苦用心。

  目前,展馆免费对外开放。“来看的人,都是非常喜欢传统文化的人,还有大中小学生,寒暑假人比较多。”宋志荣说,“虽然维持起来还是比较困难,但我们还是坚持这么做下去。”

曹静香:酷爱社火“不要命” 芯子耍出新花样

  坚守传承是因为 “不要命的那种爱”

  说起社火,两位老人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今年70岁的宋志荣,一头白发。他说从13岁开始接触社火,就喜欢上这种艺术,痴迷至今。他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设计了一系列受人欢迎的芯子作品,包括拾玉镯、降福人间、扛杆、鹊桥会、三打白骨精等。“社火让我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自己设计、组织、耍社火,我觉得社火真好。”

  68岁的曹静香从18岁接触社火,她对社火是“不要命的那种爱”。从上芯子表演、打下手、安排道具到最终完全接手“看箱子”,所谓“看箱子”相当于设计师,要根据主题安排相应的人物、服装还有场景。每次组织社火表演,她和老宋都会接到几个“命题作文”,比如“经济腾飞”“扶贫攻坚”等等,老人家就开始研究,用什么样的背景、用什么样主体、芯子要如何设计等等,最终做出作品。

  宋志荣说:“社火为啥大家都喜欢?社火过去叫‘射虎’,就是猜谜语,这一桌社火过来了,这讲的啥?懂的人一看就知道了,这是叫‘三娘教子’,那是‘火焰驹’,还有‘杨门女将’,还有娃们爱看的‘甄嬛传’‘大闹天宫’,看着社火就能想起来这些故事,都是教人向善咧。要是不懂的人,就是不知道讲啥呢。”

  “还有,我们设计的‘三军’芯子社火,当时过主席台的时候,娃们一敬礼,全场的人都站起来鼓掌,我们觉得真好,特别感动。”

  “我们做芯子的时候,特别注意细节,设计的时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要对,芯子要巧妙地隐藏起来。现在看到一个好东西,我们都想着,这个不错,可以用在芯子设计上。”

  自己精心设计的作品与现场观众能够形成“默契”,这就是老人最开心的时刻。

曹静香:酷爱社火“不要命” 芯子耍出新花样

  继承更要创新 让社火更有现实意义

  说到传承的时候,两位老人说,其实很想收徒弟,也想通过书籍记载做芯子的流程、演出社火的要素等详细情况。“我们现在都是免费教,外地让我们制作芯子的时候,我们也不保密,就是想让社火能传承下去。”可惜效果并不明显。

  两位老人不断地与时俱进。“社火就是要不断加入新的内容,像我们做的‘还珠格格’‘甄嬛传’,年轻人都喜欢。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这种艺术形式,我们也会努力下去。”

  他们不断制作新的主题,自己给自己提出一个又一个挑战,并且一个一个去完成。

  “我们做的纪念抗日战争系列,在展出的时候,人数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爷爷奶奶带着孙子、孙女,一个一个给讲,这是刘胡兰,这是延安大生产,这是日本投降……孩子们都很感兴趣。看到老人领着孩子来感谢我们,我们觉得坚持很值得。”

  “我们做了10个多月的‘一带一路’系列,投资快十万元,用27个板块塑造出一带一路(国内段)的风土人情,展线长达33米,370多个造型。展出的时候,也是人多很,效果好很。”

  谈到下一步的计划,老人说正在申请的项目是建国70周年系列,预计70个板块,分三个大段,反映建国以来各个重要的时刻,以后还要做建党100周年系列。

  这回老人给自己设定了更高的目标,想在人物外形、神情上多下功夫,将微缩社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真心希望老人的心愿能够达成,让古老的户县社火获得更多的关注,持续发扬光大。(吕宏伟)

编辑:吴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