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木市新才湾村村民刘军民:生态种植绿色养猪 树立农村脱贫典范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19-05-24 16:17:27

  国际在线陕西消息:2018年,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陕西省神木市万镇镇新才湾村村民刘军民积极上进,依靠自身劳动脱贫致富,成为万镇镇脱贫致富的典范。

神木市新才湾村村民刘军民:生态种植绿色养猪 树立农村脱贫典范

  刘军民准备猪饲料

  2019年3月27日,扶贫干部来到刘军民家,刘军民十分高兴,热情的招呼着扶贫干部:“快进家来,我给你烧点开水喝。我上次托你给我找的书带来了吗?”

  据扶贫干部介绍,刘军民,1984年出生,幼年时因一场意外导致身体残疾,四肢不协调,智力和视力欠缺,妻子同样也是智力欠缺的残疾人,膝下有一个6岁的幼女。

神木市新才湾村村民刘军民:生态种植绿色养猪 树立农村脱贫典范

  刘军民为家人准备午饭

  通过精准识别,2017年刘军民正式建档立卡,成为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对象。自他确立为贫困户以后,万镇镇各级领导以及帮扶干部们群策群力,依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刘军民的脱贫摘帽方案。俗话说“扶贫先扶志”,当前贫困户大多属于深度贫困,脱贫难度高,思想消极,唯有真正让贫困户看到脱贫致富的希望,才有更大的动力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

  2017年,万镇镇协调给予刘军民金融帮扶贷款5万元,让他发展养猪产业。2018年,万镇镇又给他补助了五头母猪,支持他发展养猪产业。在帮扶干部以及村民的帮助下,刘军民很快建好了养猪场。经过不断地请教、学习和自我摸索,他逐渐掌握了一些养殖技术,规范圈舍卫生,利用乡村良好的自然环境,精心准备猪饲料,养殖了一批绿色生态农村猪,猪仔生长势头良好。

  “2018年我一共养了55头猪,到年底出栏了31头,挣了不少钱,给女儿还买了新衣服。”刘军民兴奋地说道。

  养猪之余,刘军民还租坝地种植玉米,还主动向扶贫干部申请种粮,利用当前农村大量的荒地,生产优质生态粮,一些副产品作为猪饲料,减少了不少的养殖成本。同时,刘军民全家积极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避免因病致贫。此外,他们还享受农村低保和残疾补助,2018年刘军民的收入明显增多,成为四邻五乡脱贫致富的典型。

神木市新才湾村村民刘军民:生态种植绿色养猪 树立农村脱贫典范

  刘军民闲暇之余砍柴

  “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实践。我觉得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解决养猪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疑问。”刘军民说道。

神木市新才湾村村民刘军民:生态种植绿色养猪 树立农村脱贫典范

  刘军民抄的笔记

  虽然刘军民视力、智力欠缺,但丝毫不影响他对读书的热爱。他读过的书类型很多,除了读过与养猪和猪病防治实用技术的书籍之外,他还读过《浅近录》《陕西商帮十讲》《弟子规》,近期他一直在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梁家河》等书籍。

  “我只有小学六年级文化,眼睛也看不清,可是我一直喜欢看书,看不懂的就问万镇镇干部,脑子记不住就抄笔记。”刘军民一边说道,一遍翻开他的笔记本,里面记录着读书笔记、感悟、公交路线、电话号码,以及他近期要做的事。

  谈及光荣脱贫与残疾,刘军民坚定地说道:“别小看我是残疾人,我会尽我所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文/图 郝冬梅 编辑 郭克强)

编辑: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