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报道(柳洪华 通讯员 刘嘉宸):诗自风中来,曲自浪花开。5月29日晚,由中共潼关县委、潼关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诗曲大会在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古渡口景区精彩上演,演员与观众齐聚黄河之畔,共同品味这场传统文化盛宴,见证潼关诗曲绽放的时代光芒。
潼关县委书记樊正学致辞 摄影 陶毅博
“潼关要再树文化自信,将诗词曲赋文化传承和发展与经济发展合拍共振,使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名片。”潼关县委书记樊正学说道。据了解,潼关诗曲大会已连续举办三届,其影响力和带动作用不断凸显,已成为潼关县凝聚民心的精神纽带、联络宾朋的友谊桥梁。
精彩的歌舞表演 摄影 陶毅博
此次活动,潼关县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参与,自编自导、自演自唱,节目既包含有铿锵的鼓舞、美轮美奂的舞蹈,也有优雅的诗词吟诵和感人至深的情景演出。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本届诗曲大会情景剧节目《千古绝唱<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一句台词,其节目中诗人张养浩的扮演者张战美,为这个节目辛苦排练了2个多月,当他完成表演从舞台下来时,眼眶里还闪烁着泪花说:“这么长时间的排练,让我更加理解了这首散曲里面张养浩的家国情怀,也希望更多人通过我们所讲的故事去了解诗曲文化,去感受这背后的情感和哲理。”
近两个小时的文艺节目中,《静夜思》《七绝·也题潼关八景》《中华孝道》等这些或是以描写潼关古代壮丽风景和地域人文遗迹的古诗词,通过光影和音乐“和诗以歌”,在舞台上以全新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让人耳目一新,引发共鸣,带领现场观众共同感悟中国文化之美,感受诗词曲赋背后所蕴含的诗人的情感以及贯穿古今的哲理。
据悉,潼关是历史上闻名遐迩的军事要塞,秦晋豫三省交界之处,这里不仅是古关、古城、古战场,同时又是文化交融汇集之地,历代途径潼关的文人骚客在此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唐代杜甫、崔颢、韩愈、许浑留下的华美篇章以及元代张养浩的《潼关怀古》等诗篇,是这片土地上永恒的文化瑰宝。自2017年以来,潼关县相继获得“中华散曲教育基地”“陕西散曲之乡”“陕西省诗词之乡”等荣誉称号。近年来,潼关县深入挖掘诗曲文化资源,开展诗曲研讨会,组建的诗曲文化创作社团,诗曲采风交流等活动,推动诗曲文化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旅游景区,让更多的人感受诗曲文化的魅力,使诗曲文化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