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巨幅彩绘与浐灞生态融为一体
西安日报  2019-06-14 11:52:41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4

  夜光巨幅彩绘作品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可观赏可感受的时尚新景观。 (记者 杨力 摄)

  一组历时10个月,由20多名西安美院学生与老师一起完成的5组夜光巨幅彩绘作品,最近吸引了很多市民的目光。桥下柱子上画着奔跑的动物、充满魔幻色彩的梦幻夜空、墙面长长的一幅长安塔夜景……累计1000多平方米的作品充满想象力和活力,图案和色彩也与所在的浐灞生态区绿色环境相融合。一到周末,涂鸦画旁都是大人带着孩子,一边游玩一边打卡拍照。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可观赏可感受的时尚新景观。

  桥下藏着巨幅彩绘“知识海洋”

  用绘画重新“装点”街面墙体或路边变电箱,让它们成为城市景观,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最近在浐灞生态区,一幅幅大型彩绘悄然出现,让人惊艳。原来这是浐灞生态区与西安美院联合打造的涂鸦绘画作品,为的就是让原本空白的桥面、柱子来个大变身,融入周围环境,带来时尚感和趣味性。

  “感觉生态区特别重视,我们也觉得这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学以致用,这些作品也会给环境带来美感。”西安美院设计学院教师高扬、胡帆告诉记者,室外作画是一个苦尽甘来的过程。之所以用了10个月时间,一方面要等审批下来才可以作画,另一方面户外绘画出现了各种问题需要不断调整甚至重复作画。

  记者获悉,5组作品分别是“梦幻夜空”“知识海洋”“奔跑吧”“璀璨浐灞”和“春天里”。其中,浐灞三环桥附近作品最为集中,因为桥多所以有3组作品。桥下高大的柱子、桥顶宽阔的面积,都成为绘图的好地方。

  记者看到,其中一幅是“知识海洋”,两侧各画了一个女孩、男孩形象,连接他们的是头顶长长的书海。男孩在看书,女孩则伸手要拿蓝色书海里的书。这里有各种翻开的、合上的书,比如《史记》《宋词》《本草纲目》《一千零一夜》……“这些都是精心挑选的中外名著,”胡帆告诉记者,这幅作品中男孩、女孩旁边绘制的花草、石头和河流,从某一个角度看过去刚好和周围环境相吻合,书海也是想要和河流环境契合,寓意是一种自然生态的循环链。

  对于设计者而言,这个作品比较好玩的就是让人们来找自己看过哪些书,没看过哪些书,颇具趣味性。还有一幅“奔跑吧”作品是一群动物在草地上奔跑,“梦幻夜空”是一个魔法师为孩子们施魔法让夜空变成那幅名画《星空》。高扬说他周末经常来看看,每次都发现很多市民停留在这里,拍照、游玩,常常是大人带着孩子。“我感觉还是挺满足的。”

  精心设计还要克服重重绘制难题

  记者获悉,这5组作品有各自命题,再以周围环境为基础进行设计创作。比如位于灞河右岸的“璀璨浐灞”描绘的是附近长安塔夜景,塔上有炫目分层的蓝绿黄橙紫色,这些色彩是绘制前去世博园实地记录的。晚上灯光映照就是这个颜色,为了达到更加璀璨的效果,还对桥面亮度做了调整。另一幅位于黄邓广场的“春天里”,描绘的是一组可爱的昆虫,仿佛将广场花丛里的昆虫放大了画了出来。

  因为想要有夜光效果,所以这组彩绘先用丙烯涂料画好,再加入夜光涂料,这时就发生了绘画上的难题。“夜光涂料和平时用的颜料不太一样,非常黏稠,很难塑型,画不出想要的效果,会黏在上面。”胡帆说,这样就造成绘画周期延长,光一个桥顶面,就要画4遍左右才可以。

  高架桥每天都有洒水车路过,运气不好的时候,颜料还没有干,水就冲下来了,就得重新画。有的地方太高就要爬上梯子,抬头看桥顶、手悬空作画。“我们在这里经历了寒冷的冬天、炎热的夏天,还有下雨下雪天。”他们还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室外和室内绘画是完全不同的,室外作画的面积非常大,这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有的桥顶面积就有200多平方米,如果出一点差错,就会被放大得很明显,那就必须重画。”高扬和胡帆告诉记者,虽然经历了重重的困难,但是现在看这组作品还是感觉很欣慰,在这座城市里,有自己绘制的景观,给人们带来幸福感,自己也会觉得很幸福。(记者 陈黎)

编辑: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