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消息:“近年来,周至县把促进就业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打出了劳务协作稳就业、围绕产业带就业、精准培训促就业、品牌输出强就业、专岗特岗托底就业的‘五轮驱动’组合拳,变人口资源大县为人力资源强县。” 周至县委书记杨向喜近期在总结该县助力精准扶贫方面的做法时表示。
2019年陕西省周至县太仓就业扶贫劳务对接暨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现场
6月13日,位于陕西省周至县工业路西端的太仓周至人力资源市场揭牌成立,该人力资源市场搭建的人社信息一体化平台覆盖周至县的16个镇街,招聘信息可以实时同步传送,让有意向外出务工人员不离开周至就能参加招聘企业的远程面试,实现“未离家已定岗”。
近年来,周至县因地制宜发展猕猴桃种植、苗木花卉等产业,形成了“沿山百里杂果产业带”“中部猕猴桃和蔬菜产业带”“沿渭河苗木花卉产业带”,涌现出了近150个产业专业镇村、合作社。这些专业村镇用工量大,收入稳定。为了让困难群众分享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周至县针对有发展产业意愿但缺乏创业资金的贫困户,多措并举推动创业就业,不断巩固脱贫基础。在结合镇村农业合作社为贫困户开展好创业培训的基础上,依托创建信用乡村,发放创业资金,帮助贫困户自主创业。截至目前,累计为贫困户发放创业贷款136笔,共计363.4万元人民币。
据统计,2018年周至县开展了39期就业培训,培训了贫困劳动力1246人次,开展创业培训4期,培训贫困劳动力50人。针对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等,周至县打造了猕猴桃种植、苗木种植、中式烹调、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特色培训项目,并结合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采取“长期加短期”“阵地加游击”等方式,将“做最美民宿女主人”培训、中式烹饪培训、猕猴桃种植技术培训等送到田间地头,实现“家门口学技术,生产生活两不误”。为了让培训更接地气,老师还与学员建立了“空中课堂”微信群,便于及时给出专业细致的解答。
针对输出人员无序转移、零散转移等问题,周至县瞄准在外经商、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地区,结合当地的企业优势资源,搭建供需平台,设立劳务输出基地,构建长期稳定的劳务协作关系,变零散输出为集中输出。仅2018年就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5503人。同时,在由周至县级领导带队赴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满洲里等周至猕猴桃主销区,与当地政府、果品销售协会对接的同时,也把走访周至经营户,了解周至在外经商、务工人员情况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切实维护好周至籍在外经商、务工民众的权益。
针对不适合外出转移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周至县全方位挖掘县内用工需求,鼓励周至县内重点工程、民营企业吸纳就业,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圆“就业梦”。截至目前,周至县已认定西安市奥美特肥业有限公司等8家县内企业为就业扶贫基地,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民众200人。同时,周至县还联系爱心企业在周至县竹峪丹阳、马召辛口等移民社区建设了4家社区工厂,提供就业岗位,让贫困移民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文/图 西安市周至县委网信办 编辑 张婷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