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个村是长安东部塬区乡村振兴的“颜值担当”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这样的乡野风光,就在长安区引镇街道东兴村。一阵风拂过,路边的池塘泛起清澈涟漪,麦浪连绵起伏,惊起觅食的麻雀扑腾着翅膀飞向远方……啾啾鸟鸣和滚滚麦浪构成了一曲乡间“交响乐”。
引镇街道东兴村,由车家岩、孙家岩、岔道口、光昌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去年区委、区政府提出建设“花园乡村”,东兴村两委会一班人,根据各自然村实际情况,制定了清洁家园片区建设总体方案。用东兴村党支部书记孙养宁的话说,我们要制定一个接地气,还要20年不落伍的方案。
东兴村由以前4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取意“东兴”就是希望争当长安东部塬区乡村振兴的示范标杆村。我们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干的。早在2015年,我们就率先启动“路长制”“厕所改造”等工作,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在此次全区“花园乡村”建设工作中,村干部带头行动做表率,发动群众齐参与,以更高的标准和更大的热情全心投入村里的绿化美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工作,如今,村里的环境卫生得到显著提升,大家信心更足了,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带领群众在发展致富上做文章,勇当全区乡村振兴排头兵。东兴村党支部书记孙养宁向记者介绍到。
孙家岩自然村早在2015年就在全区率先实施了整村环境卫生大整治,对村内道路进行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动员各家各户门前屋后旱厕清理走,给各家门前修建了小花园,还各条路实行“路长制”,让孙家岩自然村跃居全区先进村行列,2016年被评为区级美丽乡村、2017荣获区级卫生先进村。有了孙家岩的经验,有了好的方案,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其他三个自然村也成了如今的“晴日暖风生香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到处是一派和谐、美丽的景象。
岔道口的排水,光昌的百年涝池成了村民和东兴村两委会一班人的心中的头等大事。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村两委会一班人自己设计改造方案,自己带头劳动,自己垫付40多万,开始轰轰烈烈的大整治行动。在干部的带动下,村民们也积极加入到美化家园、美化家乡的行列。他们清理了涝池多年黑臭的淤泥,因地制宜给涝池边加了防护栏、栽种了竹子,给水中种植了水葫芦。
“咱村的涝池以前以臭为名,人还没进村,先闻涝池味,周边群众意见不小。这次村里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下大力气把涝池的问题给解决了,不仅清理了淤泥、围上了安全栅栏,还种上水葫芦改善水质,现在涝池的水都可以洗衣服呢!我现在每天都在村里广场锻炼,村里环境卫生提升了,咱的心情也敞亮了。”村民李正才说。
由于历史的原因,各个自然村都存在垃圾堆、垃圾坑这些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大顽疾,依据自然风光,针对地势情况,清除垃圾建造花园,还生态于村民是最佳的解决办法。因陋就简,但质量不能降,功能不能降。因为资金有限,所以在东兴村一班人眼中,旧砖旧瓦,废木料,久置的磨盘、石碾,碌柱就连老式水井也要摇身一变成了装点花园的“小玩意”,既美观又原汁原味。为提升景观,还在园中种植了碧桃、红梅、乌桕和波斯菊等植被,将一个个“创意小园”装点得生机盎然。沿河小园还设计了步行道,也为村民徜徉于林带,休闲与林带,带来了不少便利。
“‘花园乡村’活动开展后,村里垃圾清理力度加大了,以前的垃圾场现在修成了‘小花园’,村民们闲暇时间就聚在这里聊天、锻炼,大家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村容村貌也提升了。这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希望城里的朋友常到我们村里游玩做客”。村民李平安高兴地向记者说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许多农二代选择离开农村到城市工作和学习,在他们眼中家乡是落后与丑陋的。经过花园乡村改造之后,家乡的蜕变惊讶着越来越多的农二代,他们节假日带着孩子回到家园,让孩子们知道‘根’在哪里”。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长安的“花园乡村”也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美,一起期待!
(丁辉 牛牧 赵荟渊 记者 张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