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消息:7月5日,西北大学文化考古研学基地启动暨首期文化考古研学活动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举行。西北大学文化考古研学基地是陕西省首家以深挖文物修复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考古相融合的专业研学基地,西北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的30名学生作为首期开营活动的体验者,在研学过程中深入了解“文化”、体验“考古”。
参加活动的学生合影留念
西北大学文化考古研学基地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与西安研摩造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首期体验营由西北大学硕士和学士带队,随队配置专业讲解老师和多名安全员,面向西北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定向邀约30名参与者。研学课程旨在让学生们更加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培养下一代对文物保护事业的浓厚兴趣,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责任心、使命感,实现校企优势资源开放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青少年初步了解传统文化和考古事业对中国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小学生展示拓印作品
本期文化考古研学活动内容分为五大版块,第一部分为西北大学博物馆参观游学,领略具有文化遗产收藏、保护、教育、研究等功能的大学综合性博物馆;第二部分为沉浸式考古虚拟互动教学实验室,体验国内高校中首个使用VR技术再现考古场景的教学模式,为师生们在教学活动中营造身临其境、互动体验的考古教学现场感;第三部分为壁画修复和临摹,深入了解关于文物的修复材料、工艺和流程,动手体验壁画的临摹和上色;第四部分为火漆封泥和笺谱家书,在传承传统文化元素的诗笺图上写下对父母的祝福和话语,用火漆封印对家书进行保密;第五部分为化石考古和瓦当拓印,巧妙地将文物修复清理、保护存放等内容融入课程,深入体验瓦当拓印工艺,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青少年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小学生认真听讲解
研古鉴今,以史明智。在专业带队老师的指导下,西北大学附属小学的学生们通过文物绘图、VR考古、器物修复等课目的体验,丰富了其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知,感受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光辉灿烂、悠久历史和高度智慧的同时,还增强了学生们保护文物的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供稿 文/图 陕西省文物局 编辑 段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