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潼这个村,为脱贫在屋顶上种起了太阳
三秦网  2019-07-08 17:03:37

  6月25日,顺着小金街道炮岭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白宏恩手指的方向,我们见到了村民口中说的屋顶上种的“太阳”——在屋顶向阳的位置上安装的一排排蓝色的光伏电板,正在山间的阳光下闪着亮光。

临潼这个村,为脱贫在屋顶上种起了太阳

  光伏发电,现在已经成为炮岭村做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听村主任冯伟龙说,这两天他和白队长正忙着算账,他们想尽快让乡亲们能早点分到集体经济的带来的收益。

  “听说今年光光伏补贴就要近1000元,刚好给娃上学用。”贫困户刘四海说起光伏发电给自己带来的益处,很是高兴。“以前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自从驻村工作队来了后,又是帮我争取小额信贷和产业扶持,还给我安排了村上保洁员特岗的工作,一年算下来要收入一万四五,放在几年前真是想都不敢想。”

临潼这个村,为脱贫在屋顶上种起了太阳

  “要致富,靠村民单打独斗可不行,我们觉得还是要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驻村队长白宏恩说。以前村集体为了拓宽增收渠道,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他们用村预留地种植400多株银杏树,流转了65亩土地发展投资少、见效快、劳动强度相对小的花椒产业,同时还免费给村民发放5万苗花椒苗,为贫困户打通脱贫通道。

  但经济作物投入产出周期长,如何解决这些产业短期内无效益的弊端,就需要探索一条新的发展路子。

临潼这个村,为脱贫在屋顶上种起了太阳

  “我们一直寻找造血良方,发展光伏产业的点子灵光一现,加之村上地势开阔,光照时间长,每条都跟村上的情况相契合。而且光伏发电一次性投入,寿命可达25年,意味着连续25年都有稳定收入。”说起光伏发电,驻村队长白宏恩仿佛有说不完的话。驻村工作队多方协调,先后争取了78万元帮扶资金,在村委会建设了100万千伏的光伏发电项目。

  “现在我们不愁发展不起来了。”说着,村主任冯伟龙还拿笔给我们算起来,光伏一年发电量12万度,按照国家电网电价0.85元计算,一年可为村集体增加10万多元的收入,25年就能为村集体经济带来250万元的收入,村集体财政无收入的窘境从此改变。

临潼这个村,为脱贫在屋顶上种起了太阳

  从高处往下看,层层山脉间,一排排蓝色光伏电板映着阳光,像一串明珠照着山村,也照亮了炮岭村的“脱贫路”……

  记者手记:

  贫穷像一根深深扎进农村土壤的老树,靠群众单打独斗很难拔除。炮岭村建设光伏发电站,在节能环保的同时,还能让屋顶生“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村民脱贫的内在发展动力,变“输血”为“造血”,让贫困户看到脱贫的希望。

编辑:吴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