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消息:盛夏时节,在汉中勉县定军山镇黄罗营村中锋养殖专业合作社,山林间随处可以听到蜜蜂“嗡嗡……”的声音。村民胡全中正在查看蜜蜂繁殖情况,在他的身后,百余桶蜂箱密布于房前屋后。
村民查看蜂群繁殖情况
50岁的胡全中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常年患病,儿子上学的花费也不小,胡全中想发展产业致富,却因为找不到门路、缺乏资金而一度陷入苦恼。
蜜蜂的养殖为胡全中带来了转机,“现在每天在合作社照看蜂箱,每个月能收入1500元呢!”胡全中高兴地说,现在他自己还养了8箱蜂蜜,预计能收入近4000元。”他说道。
如何让像胡全中一样的贫困户在家门口挣到钱,成为黄罗营村急需解决的问题。黄罗营村山林多,蜜源丰富,且养蜂投入少、见效快......很快,村党支部选定了养蜂产业。
蜂蜜加工车间
2018年5月,黄罗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建成了中蜂养殖基地,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通过认领代养、资金入股、技术入股的形式,带动贫困户“抱团”发展养蜂产业。
在发展中蜂养殖的同时,该镇还瞄准了蜂蜜加工。2019年7月10日,走进位于黄罗营村的秦巴农林蜂蜜加工厂生产车间,一股香甜的气味扑鼻而来,数十名工人忙碌其中,一瓶瓶包装精美的蜂蜜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
“蜂蜜的品质除了原料,加工环节也很重要,在这里,普通的蜂蜜要经过溶解、过滤、分离等过程,才能进行包装。”加工厂负责人王健介绍。据悉,该项目由定军山镇党委引进,利用苏陕协作资金,可年加工蜂蜜200吨,实现年销售2800余万元。
“从开始厂房建设到蜂蜜加工生产都以贫困劳动力为主,厂里还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周围贫困群众的蜂蜜,解决他们的销路难题。”王健说。
工人正在分装蜂蜜
在合作社和蜂蜜加工厂的带动下,黄罗营村已有25户贫困户发展养蜂产业。合作社还定期开办养蜂培训班,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针对特别困难群众采取赊欠方式发放蜂箱,待年底收益后再扣除成本。
相邻的山区村沟口村也成立了养蜂合作社,2019年6月,合作社刚收获蜂蜜300斤,加工厂代表就上门收购一空,价格达到了40多元一斤。
小蜜蜂“撩动”了村民的脱贫热情,大家纷纷参加培训,订购蜂箱。目前,该镇黄罗营村和沟口村共发展中蜂养殖近500箱,帮助贫困群众增收20余万元,蜂蜜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甜蜜事业”。(文/图 蒋虚 编辑 段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