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报道(段晓蕊 实习生 冯妍):7月19日上午,陕西省召开新闻发布会,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任惠林就陕西红色资源在新时代发挥作用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新闻发布会现场 摄影 冯妍
陕西是一块红色的沃土,拥有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禀赋。据了解,目前,陕西省118个市、县(市、区)共有2025处革命遗址,能够确切证明属于原址、有保护利用条件的革命遗址有1959处。如何让当地的红色资源更好地“动”起来、“活”起来,推动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深入普及,走进人民群众的心中,成为陕西省党史系统工作的重点。
沿黄公路建成通车助力建设红色旅游带
2017年8月,陕西沿黄公路建成通车。这条北起府谷县的墙头乡,南至渭南华山脚下,途径榆林、延安、韩城、渭南等4市12县,全长828.5公里的沿黄河西岸修建的南北向公路通道的建成通车,为沿岸旅游带来机遇,也为陕西探索红色资源发掘模式提供了新的契机。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及时成立工作组,以沿黄地区为基点,成功举办沿黄红色资源助推脱贫工作现场会,编印《红色之旅》《母亲河畔的记忆》两本宣传手册并发放,积极服务沿黄地区红色旅游和脱贫攻坚。
任惠林表示,目前,沿黄红色旅游带的打造还在推进之中,这是个系统工程,相信在文化旅游、文物等相关部门和党史部门共同努力,沿黄公路一定会被建设成为一条独具特色的红色精品旅游线路。
深入挖掘 讲好红色故事
近年来,陕西围绕红色人物进行挖掘、研究,采用多种方式讲好红色故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精心挑选了80余名有代表性的革命先烈,编成了《初心永恒——革命先烈的信仰和追求》一书,辑录了革命先烈亲手撰写的文章、信函、诗歌、狱中遗书和绝笔,记述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感人事迹和革命故事,并作为今年的重点党史读物向社会推广。
延安则以95位亲历长征的典型人物为经,以长征中的典型事件为纬,编撰出版了《亲历长征》一书,多角度、全方位,生动形象地再现了80多年前的英雄史诗——长征,相关新闻媒体对该书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汉中抢救性地挖掘和搜集了关于何挺颖烈士的珍贵史料,摄制《天汉英烈 井冈元戎——何挺颖》专题片,记录了何挺颖烈士光荣的一生。南郑区还充分利用何挺颖烈士出生地的优势,对何挺颖故居完成恢复性修缮,建成何挺颖故居文化广场,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很好地擦亮了“红色人物家乡”这张名片。
创新方式推动红色宣传“飞入寻常百姓家”
任惠林说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是在信息化加速发展、受众需求日趋多元的形势下,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一直关注推动党史宣传入脑入心,为大众所喜闻乐见,更加充分地发挥出陕西省诸多红色资源的功能价值。
据悉,近年来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尝试将党史知识与文化艺术相结合,在展厅舞台等各种场合开展红色宣传。陕甘革命根据地系列油画展、红色秦腔剧《照金这片天》等,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初心使命;尝试将党史知识与课堂教育相结合,在中小学校园开展红色宣传。西安首创的校园党史辅导员制度先后在13个区县420多所中小学校设立党史辅导员512名,为加强青少年教育、培育红色传人做出了积极贡献;尝试将党史知识与新兴媒体相结合,在网络世界开展红色宣传。榆林建成陕西省首家虚拟革命纪念馆——榆林3D革命纪念馆,运用现代3D技术,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榆林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填补了西北地区网上3D革命纪念馆的历史空白。
任惠林表示,陕西省党史系统还会继续围绕红色资源的保护、挖掘、研究、宣传和利用等方面扎实开展工作,进一步发挥红色资源的价值作用,助力陕西省追赶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