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报道(段晓蕊 通讯员 刘嘉宸):7月17日上午,由陕西省渭南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开展的“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奋力追赶超越 建设美丽渭南”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发布会召开。渭南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鑫就渭南工业转型升级和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渭南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鑫介绍相关情况 摄影 刘嘉宸
持续发力 工业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回顾2019年上半年,苏鑫表示,渭南市工业整体实力正在显著增强。2019年1月至5月,渭南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23.85亿元,同比增长7.0%,高于陕西省工业增加值增速5.5个百分点,排名陕西省第六位;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10.13亿元,同比增长11.9%;装备制造业、化工工业、有色冶金工业等六大主导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67.28亿元,同比增长12.1%,占渭南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4.71%,发挥了工业经济支柱的重要作用。
民营经济活力充分激发。2019年一季度,渭南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159.50亿元,占GDP的49.8%。其中工业增加值66.27亿元,占工业GDP 的52.7%。1-5月,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580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3.31亿元,同比增长13.9%;利润总额7.81亿元,同比增长4%。
园区承载力有效提升。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渭南全市工业园区共有入园企业1227个,其中投产企业960个;实现营业收入533.6亿元,同比增长7.31%;完成工业总产值438.5亿元,同比增长4.13%,缴纳税金16.82亿元,同比增长13.86%;吸纳就业20.67万人。
加快步伐 推动工业高质量转型
苏鑫表示,在2019年下半年,渭南市下一步将对照中省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年初制定的《渭南市2019年推动新型工业聚集地工作意见》,通过实施“12345”工程(即形成一个规划、确保两个目标、推动三个转型、力求四个突破、聚力五大产业),推动渭南市工业高质量发展。
苏鑫表示,渭南市 2019年下半年经济发展中,聚焦工业发展重点,提升市域工业创新能力是重中之重。2019年下半年,渭南市将发展高端先进制造业,重点推进北人印机、中冶陕压等先进龙头企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方向转变;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与产业化,进一步加快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培育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鼓励传统产业开展“数控一代”为核心的装备升级,支持企业运用数字化、自动化技术;支持培育创新战略联盟,着力延伸产业链,引导企业对产业链中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进行技术改造,激励技术创新成果就地转化。
“要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健全工业园区建设是基础。”苏鑫表示,下半年中,渭南市工信局将积极落实渭南市委《渭南市工业园区产业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健全各个产业园区服务功能配套设施,加快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全面统筹规划工业空间布局,科学摆布工业项目,强化工业园区协作,按产业统一招商,尽快形成市域统筹、特色突出、错位发展的格局,推动产业规模化、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加大企业减负政策宣传力度,整合市级层面产业发展资金,重点扶持一批增势强劲的规下企业加快升规步伐。持续推进政府部门和国有大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清欠工作,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苏鑫表示,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在2019年下半年,渭南市工信局将立足市情,积极落实好中省市的各项产业扶持政策,加大产业发展基金和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保证政策措施条条落地,件件见效,以优异的成绩,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