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频道(陈岚):近日,由《环球时报》社和中华全国工商联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主办的2019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暨《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投资评估报告》发布会上,西安高新区荣获“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十佳产业园区”荣誉称号。
审批做减法
打造“最省心”政务环境
从1991年成立至今,西安高新区经过28年高速发展,已经具备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坚实基础。为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提升国际竞争力,西安高新区聚焦审批服务、创新创业、投资贸易、企业经营、市场公平、法治保障、社会服务、政商关系等领域,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开放便利的投资贸易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宽松有序的经营环境。
2018年5月9日,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正式对外办公,标志着高新区深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以体制破冰推动权力重构、审批提速。据了解,西安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承接了涉及14个职能部门划转的230项审批事项,为了提升办事效率,该审批服务局坚持以办结一件事为准则,按照减流程、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的原则,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致力于职能优化整合、内部流程再造、环节压缩,审批效率极大提升,实现从“跑部门”到“跑政府”。
保障做加法
打造“最贴心”服务环境
2019年7月19日,位于西安高新区内的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作为西安高新区的重点项目,其负责人史今在回顾项目建设过程时说:“高新区‘一枚印章管到底’的行政审批新政策,开创了政府高效率服务企业的先河,真正实现了上门服务,让企业不跑路。还有‘容缺机制’特事特办,给予企业发展最大的助力。”
对企业的痛点、难点和堵点,西安高新区本着“求解性思维”和“不破法规破常规”的原则,探索并实践“容缺审批”“承诺制审批”“整区域审批”“联评联审”等审批制度创新,通过制度优化带动项目审批减负提速。截至6月底,西安高新区共组织召开7次“联合审查会”,涉及31个项目。作为西安市“最多跑一次”改革(数字化转型)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双试点单位,西安高新区截至2019年6月底,受理项目申请71个,已办结46个。
便民做乘法
打造“最舒心”社会环境
西安高新区率先探索实施“政务下沉”,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水平。全新升级区、镇(街)、村(社区)三级服务体系,构建最短距离15分钟便民服务圈。根据区域属性特点,在企业和居民聚集区,采取标准化建设了创业咖啡街区服务站、软件新城服务厅等5大基层服务站点,业务涵盖工商、税务、社保等审批事项,提供辅导帮办、免费邮递、自助设备等服务,满足企业群众“家门口办事”的需求。
目前,综合服务大厅于五星街道、秦渡街道、九峰镇进行试点,其中九峰镇已实现帮办、代办、上门办,每个行政村均设立了村级便民服务站,实现家门口办事。6月22日,高新区15分钟便民服务圈首批试点完成建设,分别位于民生银行紫薇田园都市网点、农业银行丈八一路网点,网点设置社保自助服务机、柜台服务区、自助服务区等,各类便民设施正在不断完善,投用后可实现24小时便民服务不打烊。
为了更好的服务市民和企业,西安高新区还推行“5+2”延时服务工作模式,满足企业以及民众办事时间多样化选择需求;坚持重点企业周走访制度,即“每周上门服务1次,每次1个专业团队,每项目1个工作微信群”的工作机制,将服务窗口前移,解决问题百余项,得到了企业高度认可。
创新与高效
贡献营商环境“高新经验”
近年来,西安高新区紧扣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大力发展“三大经济”,以“大干123 建好首善区”为统揽,以“五城一体一根本”为路径,以追赶超越、进位争先为主题,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动力。立足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优势,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持续发力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营商环境,率先突破“一网通办”,全面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为企业稳步发展赋能加力,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效的服务保障。
2019年4月19日,西安高新区《不破法规破常规 联评联审提速度》案例,荣获西安市2018年度政务服务改革“十佳”创新案例。
2019年4月19日,西安高新区的《从线下到线上 高频审批“一网通办”》案例,荣获西安市2018年度政务服务改革“十佳”创新案例入围奖。
2019年4月29日,西安市总工会授予西安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西安市劳动竞赛示范岗”称号。
西安高新区结合自身情况,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方面快速升级迭代,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形成可借鉴与复制的“高新经验”,为区域的经济发展以及全国的城市发展做出积极探索与贡献。
作为西安乃至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西安高新区此次从全国一百余家开发园区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十佳产业园区”称号,凭借的就是西安高新区近年来不断提升的营商环境和为企业发展打造的多个平台。
下一步,西安高新区将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对标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的优秀经验和做法,在“破”与“立”中焕发营商环境新动能,继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健全审管联动机制、全力推进“一网通办”推进政务服务下沉、实现个人事务不出镇街,打造智慧政务服务,实现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大西安“首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