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我又来了,您最近身体怎么样啊?”人还没到,西安航空基地驻村干部陈曦的问候声就已经传入张秀莲老人的耳中。“我身体好着呢,你快来。”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张秀莲脸上不自觉露出笑容。
张秀莲所在的蓝田县葛牌镇石船沟村,是西安航空基地对口帮扶的村镇。石船沟村地处秦岭北麓、李家河水库上游,这里自然条件差,人均耕地少、农业产出低,村民长期贫困。张秀莲就是村里的贫困户,多年来身患疾病,只能依靠轮椅出行,生活无法自理。更让人怆然的是,她的儿子也患有疾病,需要常年吃药,一家人生活十分困难。
2018年5月27日,西安航空基地驻村干部陈曦来到石船沟村,开始驻村工作。得知老人的情况后,陈曦便坚持定期走访,和她一起聊聊天,帮着做些农活、家务活,还常常与镇村、帮扶干部开会研究,想办法提高她的生活质量。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老人的住所问题。张秀莲与儿子住的房子被认定为危房,且位置偏远,周围没有邻居,出行非常不便。陈曦与镇村、帮扶干部多次入户劝说,不断宣传异地搬迁政策,可是老人念旧,总是以住惯了为由,继续居住在原来的房子里。
“大娘,什么时候去新房住啊?新房的家具我们都替您准备好了。”
“不着急,再等等吧,住在这里我们习惯了。”
“大娘,我理解您对老屋的感情,也明白您是不想给我们添麻烦。可您看,您腿脚不便,大哥(老人的儿子)也需要长期吃药,您住在这儿吧,我们想来看看您,也是很不方便的。咱们新房呀,离老屋也不远,您要是想回来看看,就跟我说,我背您回来,咱娘俩还像现在这样晒晒太阳,拉拉家常。”
这样的对话时常发生在陈曦与张秀莲之间,终于,老人被陈曦的话语打动,愿意搬进新家,过上新生活。当庆祝搬家的鞭炮响起,老人顺利搬进新家的那一刻,陈曦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感动。
“老人生活不容易,我一有时间就会过去看看,带一些生活物资,陪老人聊聊天,听她讲过去的故事,这感觉就像和家人相处一样。老人住进新房后,大家照顾起来也更方便一些。即使现在结束扶贫工作回到单位,我还会常常打电话问候,周末回去看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心她,让老人不会感觉到孤单。”陈曦说道。
转眼间,陈曦在石船沟村的驻村扶贫工作已经画上句号,但村里的点点滴滴还依然清晰在眼前。驻村以来,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到村里去走一走,和老乡们围坐在一起,剥着玉米,或者帮助他们照看蜜蜂,听他们聊聊最近的生活,讲讲生活上的困惑,然后帮着他们出出主意,想想解决的办法。通过日常交流,熟悉每一位老乡的家庭情况,真正地融入到村里,听老乡的真心话。
扶贫工作在路上,在田间,在心里。这一年来,陈曦奔走在村里的各个角落,照顾着贫困群众的生活,与村委会一同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通过苍术、白皮松等中草药种植增加村民收入,并利用西安航空基地的专项资金进行村子基础设施提升改造,为乡亲们铺路搭桥,改善居住环境,与贫困群众心连心,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共同努力,争取早日过上幸福生活。(记者 周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