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2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首批动车组女司机学员在西安北站观摩学习,她们将有望成为陕西第一批动车组女司机。记者 翟小雪 摄
2011年,西安至榆林的绿皮火车,速度慢,车厢内没有空调,座椅不舒适。记者 谢伟 摄
蒸汽机车驾驶室煤灰污染严重 记者 谢伟 摄
2017年,西安市一小区外,废弃的蒸汽机车和绿皮车厢被改造成景观。 记者 谢伟 摄
高铁动车内配备空调,座椅舒适。 首席记者 王健 摄
高铁动车驾驶室采用飞机驾驶舱式布局 记者 谢伟 摄
西安北站 首席记者 王健 摄
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绿皮车、空调车、动车组……新中国成立的70年,是国家飞速发展的70年,也是中国铁路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70年。
从前,“绿皮车”“闷罐车”是火车的代名词,“购票难”“乘车难”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春运期间,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大迁徙,给铁路运输带来了巨大压力。如今,各种人性化、智能化、现代化的服务举措相继推出,为人们出行体验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大提升。
凭身份证进站、刷脸进站、VR导航等“数字化服务”更加方便群众出行,铁路成为群众“最便捷”出行的不二选择。铁路发展让“天堑”变“通途”,人们出行从“走得了”变成“走得好”。
自西成高铁开通后,西安北站高铁直达省会城市及直辖市已增加到24个。按照规划,到2020年,大西安区域内铁路总里程将达到709公里,其中,高速铁路里程达到223公里;届时将基本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和覆盖关中20万人口以上城镇的“辐射+环”状城际铁路网。
在“一带一路”机遇下,西安铁路枢纽建设正阔步向前,成为我国连通亚欧的西部桥头堡和向西开放的铁路门户。(首席记者 梁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