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报道(柳洪华):8月7日,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奋力追赶超越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发布会的首场发布会。国际在线陕西频道从发布会现场了解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对外开放发展方面,西安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吸收国内外投资快速发展,对外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自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持续扩大,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1987年西安开放口岸,地区进出口总值仅为1.36亿美元;2018年,西安实现进出口总值330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6%。
对外贸易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动力的同时,外商直接投资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1983年,西安市批准设立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长安尼龙拉链厂和第一家中外合作企业——西安金花饭店,全市实际利用外商投资800万美元。如今,西安市进入对外开放新阶段,2018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3.54亿美元,是1983年的794倍。
此外,口岸建设为西安拓展了国际经济合作的新空间。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航空基地综合保税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一类陆路(铁路)对外开放口岸及肉类、粮食、整车、冰鲜水产品等进口制定口岸相继获批并正式运营。“西安港”获批国家和国际“双代码”,与14个沿海演变港口、口岸达成合作关系。中欧班列“长安号”实现了从2013年每月1列到2018年开行1235列的快速增长,运行干线已达13条,基本覆盖中亚、中东和欧洲等主要货源地。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口岸对51个国家公民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并获批第五航权,目前国际(地区)航线增至70条,国际(地区)通航点增至55个,国内外航线达到346条,全货运航线22条。截至2018年底,西安境内投资者对境外企业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金额累计达到38.74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40.5亿美元。
2017年4月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西安由此从一个内陆城市转变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高地。陕西自贸试验区成立两年多来,西安片区新增市场主体34835家,注册资本4404.94亿元人民币;新增专利申请5994件,专利授权1746件;新增高技术企业2969家,高技术企业营业收入547.12亿元人民币。2018年,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片区,进出口总额2640.3亿元人民币,实际利用外资额37.1亿美元。
下一步,西安将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引领,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加快打造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