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剧《长安第二碗》将于8月23日在西安上演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19-08-21 14:59:25

  国际在线陕西消息:8月23日,由陕西作家陈彦编剧、西安话剧院创排、讲述西安老百姓故事的话剧《长安第二碗》将在西安易俗大剧院上演,与观众见面。

话剧《长安第二碗》将于8月23日在西安上演

  《长安第二碗》排练照

  “葫芦头+倔巴老汉”

  据了解,话剧《长安第二碗》就是一部讲述西安老百姓故事的剧目。该剧说的是在1978年的时候,主人公秦存根为了让一家人生活得更好,决心把秦记葫芦头泡馍馆重新开张。在随后的40年时光中,秦记葫芦头泡馍馆在秦存根夫妇苦心经营下,不断发展壮大,设分号、开连锁、标准化经营,秦记的金字招牌越发闪亮。秦家兄弟姊妹7人一一长大成人,或子承父业、或参军报国、或投身科研、或醉心戏曲,或随波逐流、或迷失自我……纷纷攘攘、起起伏伏,在悲欢离合中,秦记葫芦头泡馍不变的老味道里,蕴含着许许多多让人难忘的情感与记忆,直抵人心。

话剧《长安第二碗》将于8月23日在西安上演

  《长安第二碗》排练照

  陈彦表示,剧里一个普通的小店裹挟进了四十年的社会进程。剧中的每个角色都会把自己的生命精神形态带进城市的发展演变中。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3

  《长安第二碗》排练照

  陈彦在西安生活了近30年,他说衣食住行,全靠这个城市供养,感情的深度与浓度都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更别说在创作上提供的各种养分和材料。在一个居住了30年的城市,他对这座城市的感情,全都集中在作品里。

  这部剧中跟西安结缘的还有导演。《长安第二碗》导演查明哲与西安的缘分起源于秦腔《西京故事》,九年后查明哲再来西安,排练《长安第二碗》时他也经常会讲几句陕西方言。这是继《西京故事》之后,查明哲与陈彦的二度合作。

  查明哲说,《长安第二碗》里就是要西安表达、西安语言、西安态度,就是要刻画出真正的秦人,唱出正宗的秦腔,演出现实的沧桑巨变。这是一部能代表西安,代表西安人的话剧。

  “小人物+大舞台”

  西安话剧院作为国有文艺院团,深知文艺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在2016年就邀请了陈彦创作《长安第二碗》。在这部剧中,主角是一群西安的普通人,他们为心中的信仰坚守一生。

  表现普通人的一种生命精神、一种生活信念,是陈彦小说、讲座、创作谈中反复出现的语句,这也成为了陈彦的标识。

  查明哲看过剧本后表示,《长安第二碗》是以编年史的笔法描写小人物命运,反映重大时代历史变迁,弥漫着浓郁地域风土人情,透着现代气息象征意味的诗化现实主义。

  对于剧中角色的名字,查明哲也有着自己的理解:“现代人的本质就是自省、自强、自立,活出独立的人格,活出做人的尊严。”

  也正因为有着相通的表达,《长安第二碗》这个“小人物”的故事,被编剧和导演联手搬上了“大舞台”。

  近年来,曲江新区艺术成果显著,话剧《麻醉师》《柳青》相继荣获“文华大奖”,这不仅是西安演艺集团·西安话剧院创作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晶,也是曲江新区文化体制改革后的厚积薄发。(供稿  文/图   曲江新区管委会  编辑  冯妍 )

编辑:吴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