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报道(柳洪华):近日,延安市安塞区举行“文旅集成兴产业 金秋丰收促脱贫——安塞文旅兴业、文化扶贫、消费扶”系列活动,旨在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文化旅游与农业农村及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深入开展消费扶贫,通过文化旅游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活动中的节目表演 摄影 刘君慧
消费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之一,安塞区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互利共赢”为原则,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消费,以消费促进贫困群众增收,促进脱贫攻坚。
产业兴旺 农产品丰收在即
2020年以来,随着安塞新型大棚建造技术和新型保温被、水肥一体化等设备及果蔬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大棚生产性能明显优化,产值不断增加,1月至9月,全区大棚主栽品种的平均批发价格涨幅在10%左右,设施蔬菜产量达23.26万吨,产值7.5亿元,新型大棚棚均收入达到7万元以上;1月至9月,全区出栏羊子8.3万只、生猪5.8万头、牛驴5400头,完成肉产量6995吨,蛋产量2400吨,奶产量73吨,实现牧业产值2.64亿元,增加值1.5亿元,以羊子为主的畜牧业价格稳步提升,饲养量快速增长。
虽然苹果产业受花期霜冻影响,但比例不大,目前即将进入采收期,预计可实现产量21万吨,同比增长5%;粮食作物播种23.65万亩,长势好于往年。
活动中展出的农产品 摄影 刘君慧
多措并举 拓展消费扶贫渠道
搭建线上消费扶贫平台活动。安塞区各镇街、各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组织消费扶贫供应商在“扶贫832”平台中国社会扶贫网、京东、淘宝等网络平台上传扶贫产品信息,通过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在线展销消费扶贫产品。此外,安塞区打造一支专业网络营销队伍,组织网络带货直播团队,同时强化社区电商队伍建设,让农产品消费进入居民社区;把农产品销售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实现“电商+旅游”活动常态化,拓展新的消费扶贫渠道。
加快消费扶贫产品专馆、专区、专柜建设。据了解,安塞区在白坪安置小区新规划建设1个安塞区消费扶贫产品体验馆,提升白坪安置小区、马家沟安置小区2个扶贫产品专馆,11个镇街分别规划在主街道建设1个扶贫产品专馆或专区;在大型住宅小区、社区、广场、医院、酒店、车站、超市等区域布设23个消费扶贫专柜,在砖窑湾镇等镇区主街道超市或门店布设1个扶贫产品专柜。
组织全区党政企事业单位定向采购扶贫农产品活动。安塞区通过举行消费扶贫集中签约活动,充分发挥部门优势,深入开展“农医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消费扶贫行动,建立健全长期定向采购合作机制,引导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驻安塞油气企业食堂餐厅和学生配餐中心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贫困户农畜产品。
活动中展出的农产品 摄影 刘君慧
成效显著 贫困群众稳步增收
为了进一步夯实消费扶贫工作,实现群众增收的目标,安塞区将消费扶贫纳入2020年目标责任考核,消费扶贫已经成为推动全区脱贫攻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目前,全区共有18家企业参与产销扶贫,销售贫困户的苹果、绿豆、小米、羊肉等农产品20余类。
比如,安塞安荣苹果专业合作社以苹果为主,联动200多个贫困户及果农建立“安塞新型职业农民协会”,以“产地货源+电子商务网库安塞运营中心”的形式,线上帮助果农及贫困户销售苹果3000余箱,带动贫困户67户,户均增收1.2万元;安塞利行农产品有限公司销售小米、杂粮、土鸡蛋、红枣等土特产205万吨,其中涉及贫困户9户,销售农产品3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17.9万元,户均增收0.8万元;安塞乡土记忆工贸有限公司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方式,销售农产品小米、苹果、羊肉、荞面20余万元人民币。
品牌推介 筑牢消费扶贫基础
在树立品牌方面,安塞区充分运用报刊、电视、网络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加快提升安塞山地苹果、地椒羊肉、设施蔬菜、特色杂粮等农产品和腰鼓、剪纸等品牌效益和市场知名度;发挥安塞驻南海招商联络处“桥头堡”作用,在广州、深圳、佛山设立消费扶贫专区,搭建与珠三角大中型城市交流合作、产销对接平台,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打通产业扶贫的“最后一公里”。
安塞区还组织安塞扶贫产品供货企业在全国开展安塞特色农产品集中展销推介活动,签订消费扶贫采购合作框架协议,推动扶贫产品直采直购;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全国大型城市加快建立安塞消费扶贫馆和销售服务网点;通过参加洛川苹果博览会、杨凌农高会、丝博会、广州农博会等重要展会,持续加大安塞农产品的宣传力度,切实解决贫困群众产品卖难、滞销问题,进而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实现脱贫攻坚质量的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