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报道(吴宇婷):10月25日,“决战决胜谱新篇·文化扶贫在行动”陕西脱贫攻坚网络纪实传播活动采访团来到了铜川市宜君县哭泉镇,观赏旱作梯田丰收盛景的同时,见证了当地群众的新生活。
据了解,宜君县通过“三产融合”“一股三带”等特色文旅扶贫发展方式,大力实施“旅游+扶贫”战略,利用景区带动扶贫、农旅融合扶贫、商品制造扶贫及技能培训扶贫等方式,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促旅游、以旅游促惠民的新路子。
宜君县哭泉镇旱作梯田 摄影 王警
宜君县文旅局工作人员赵佩介绍,成立于2016年8月的宜君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宜君旱作梯田景区、花溪谷景区、云梦山景区和战国魏长城景区的开发、建设及管理相关工作。宜君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采取“景区+公司+行政村”的模式,将旅游扶贫产业资金中的70%作为行政村发展产业扶贫参股资金注入景区建设发展,30%用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等。
截至目前,宜君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建设梯田、花溪谷特产店3处,带动贫困户118户;通过聘用贫困户、农户参与景区建设,带动了一大批劳动力就业,让村民和贫困户都有了一技之长,每人每天务工收入最低110元,最高可达400元左右;通过建设以玉米皮为原料的手工编织车间,将玉米皮变废为宝,带动贫困户13户,辐射带动群众102余户。
“因为国家的好政策,我们在哭泉镇也有新房子住了。”来自宜君县哭泉镇哭泉村的村民查茂莲开心地说道。查茂莲如今已65岁,目前在梯田景区编织班任职编织员。2015年,查茂莲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再加上丈夫的膝盖患病,查茂莲一家被确定为贫困户。查茂莲说:“没来景区上班前,我丈夫看病花费了7万余元,家中因此欠下了一大笔外债。我们夫妻俩还要不定期购买各种药品,儿子在外打工挣的钱,加上家里耕种所得收入只能勉强维持看病和生活。”自2019年查茂莲到景区上班后,其不但每月有了1100至1200元左右的固定收入,而且也能每天回家照顾生病的丈夫。“今年是我在这里工作的第二年,这活儿挺轻松的,身体能够承受得了,现在家里的账也还得差不多了。”查茂莲高兴地说着一家人生活的改变。
查茂莲正在用玉米皮做手工编织 摄影 祝新宇
2016年以前,当地玉米皮的处理主要是以焚烧为主,宜君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依托宜农股,聘请手工艺编织老师项玉兰为群众进行玉米皮手工艺品编织技能培训,将玉米皮变废为宝,变成能够带动贫困户及群众致富的三产融合产业。许多像查茂莲一样的村民都可以来接受培训,宜君文旅公司会对其编织产品进行分级定价回收,在梯田景区精品门店进行销售。因此,在宜君旱作梯田景区内,因地制宜的玉米皮手工编织产业也成了本地扶贫路上里程碑式的突破。
2019年,宜农股分红117.9万元、11个村集体经济合作项目分红33万元、产业扶贫基金利息22.15万元、高速集团产业扶贫利息5万元及分红18万元(600户)。宜君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旅游扶贫工作结合本地情况,以“扶贫先扶志”为切入点,做到了让贫困户土地有租金、分红有股金、务工有佣金、收成不愁卖、经营有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