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乔树林原型——榆林横山退休干部张炳贵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0-11-13 16:44:35

  国际在线陕西消息: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回乡之路”单元中,邓超饰演的角色乔树林是一个到处推销他的沙地苹果的返乡创业者,见了熟人就递苹果,关键时刻还要拿出从自己种植的苹果树上摘下来的苹果啃上两口。在故事结尾时,沙里沟小学生的一封感谢信让大家重新认识了乔树林。其实,乔树林的感人事迹正是根据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退休干部张炳贵的真实故事改写的。

  电影情节源于横山区赵石畔镇赵石畔村村民张炳贵的生活,取材于他辛勤耕耘、沙海种林的真实经历。时间回到2000年,这一年是张炳贵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他从忙碌的水保局岗位上工作40年退休回到家乡,偶然在新闻里看到了杨善洲老人晚年植树造林的动人事迹,茅塞顿开,决心治理荒沙,为家乡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2003年,张炳贵毅然承包了300亩低产林改造工程,把荒沙里稀疏、低矮的“老汉林木”更换为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生态林。

探访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乔树林原型——榆林横山退休干部张炳贵

  张炳贵在沙地上种植苹果树的情景 供图  榆林市委宣传部

  万事开头难,从种植葡萄到种植枣树、杏树,最后确定山定子苗,张炳贵不仅将积攒了多年的家底撂进了沙海里,还受到了外界的嘲讽和打击。为了嫁接果树,他修建储水池引水上山,并考察了长富二号的优良品种,正当果园步入正轨,长势喜人时,家里却遭受了不幸。张炳贵用顽强的毅力站立起来,带领家人们投入到果园建设中,辛勤地耕耘着、奋斗着。

探访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乔树林原型——榆林横山退休干部张炳贵

  张炳贵在他的芦河果园里    摄影  常广军

  目前,张炳贵的芦河果园已成为初具规模、管理规范、基础设施配套的示范性果园,成林挂果的杏树4900多株,红富士苹果4500多株,栽植的桃、枣及红提、葡萄等品种300多株,昔日的荒沙经过张炳贵的奋斗已然变成了果香飘溢、郁郁葱葱的“花果山”。芦河沙地苹果已于2018年6月14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注册登记,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注册的沙地苹果商标。

探访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乔树林原型——榆林横山退休干部张炳贵

  张炳贵在整理自己的荣誉证书    摄影  常广军

  近年来,张炳贵埋头苦干创办果园的实践,为全区风沙区低产林改造和沙地苹果产业闯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果园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全面彰显。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乔树林的“回乡之路”最终赢得了乡亲们的尊重和期盼,张炳贵说,他不悔自己付出的心血,更欣喜家乡的变化和果林的成就能搬上荧幕,激励更多的人去创造奇迹。

探访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乔树林原型——榆林横山退休干部张炳贵

  张炳贵(左)和他的孙子观看电影中自己出镜的片段 摄影  常广军

  榆林市在沙地(沙漠)试种苹果获得了成功。据了解,沙地(沙漠)苹果以品质优良、蜡质丰厚、色泽艳丽、香味浓郁、肉质细腻、脆甜多汁爽口、富含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营养更为丰富、更耐贮藏而受到市场青睐。目前,榆林沙地(沙漠)苹果种植面积达1.5万亩,主要分布在横山区、榆阳区、神木市等地。(文   何生业  常广军)

编辑:王菲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