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为加速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西安市从治理拥堵、打通断头路等实际工作出发,推动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其中作为城市“北大门”和行政中心所在地的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更是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着力改善道路交通出行环境,为全力迎接十四运、加快建成国际化大都市提供坚实的保障。
打通“堵点”畅享速度生活
“我家在凤城九路住,上班在凤城五路,以前早晚高峰期开车去单位得路过张家堡环岛,那里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抢道、行人穿行马路等现象频发,经常遇到堵车。但是今年我明显感觉到开车上班一路都很顺畅,不到十分钟就到单位了,道路提升改造优化的效果很明显。”市民王先生表示。
为打通区内“堵点”,西安经开区相关部门多次在上下班高峰期间开展现场调研,经认真研究、细致筛选,共分解出包括熙地港门前非机动车道改造、凤景小学隔离带改造、张家堡盘岛车辆拥堵改造共5处拥堵问题,最终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道路施工改造、增设交通设施、完善标志标线、加强交通秩序整治等措施,疏解道路拥堵问题。经与过往数据对比,交通拥堵指数明显下降,交通优化提升幅度达20%以上。
共享思维重塑城市“毛细血管”
伴随城市经济发展,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停车难便成为城市治理的一大问题。据统计,西安市目前机动车总保有量为380万辆,居全国第7位。
经开区为解决停车难建立立体车库。经开区供图
城市规划专家指出,若想有效的解决城市“毛细血管”道路拥堵的问题,除了加快打通断头路、加快修建快速干道,加快丰富路网外,停车位的有效扩充也是关键一环。西安经开区按照《西安市中心城区交通优化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要求,全面摸排辖区停车资源,提出以共享停车、优惠停车、海绵停车位为核心的综合方案,减缓区域内的停车压力。
据了解,西安经开区目前试点共享停车,将经开区内小区和公司的停车场规划出275个车位用于共享停车;将经开区内商场的停车场规划出2000个车位进行优惠对外停车;部分路段施划海绵车位约220个,有效地减缓区域内的停车压力。西安经开区这样的共享方案,在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同时提高空置停车资源利用效率,增加企业收益,实现了企业与车主之间的互惠共赢。
家住熙地港附近小区的刘先生表示:“我住在老小区,停车位十分有限,以前只能把车停附近马路边,我也知道是违停,但是实在是找不到停车位。现在通过区内的优惠停车办法,熙地港每天晚上10点到早7点,收费13元就能停车,又方便又划算。再也不用担心被交警贴条了。”
“智慧大脑”打造城市新名片
西安经开区基于“智慧城市”和“服务民众”理念,将智能设备与多种便民设施(共享单车亭、饮水设备、分类垃圾桶等)相结合建立智慧云亭。
经开区智慧云亭便民设施。经开区供图
作为一种精细化的便民服务设施,西安经开区的智慧云亭被细分为综合云亭和普通云亭。在空间较大的区域设置的综合云亭可提供扫码取、购买、查询等五大类十五项服务,在较小空间位置设置的普通智慧云亭,融合设置定位地图导视服务,设置分类环保垃圾箱,还可以为公共自行车遮阳避雨。
除了智慧云亭的投放使用外,西安经开区还通过在非机动车停车位上设置一定数量的“蓝牙道钉”的方式,高精度地识别共享单车是否被准确停放在车位上,解决共享单车乱停放和占道问题。目前在市政府南门东侧及政务大厅门口共设置2处“蓝牙道钉”试点,整体数据反馈效果不错,接下来将逐渐完善相关技术,并逐步推广至全区使用。
西安经开区智慧云亭、蓝牙道钉的应用,是经开区运用数字时代、智能时代的工具为市民群众提供更立体的便民服务、打造智慧城市的有益尝试,未来,这里将运用各类“智慧工具”打造一张智慧城市的“新名片”。(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