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市穆柯寨村有一支“身怀绝技”的队伍,他们当中既有产业发展指导员、贫困群众服务员,也有产业经济会计员、公共事务管理员……这支队伍就是西安浐灞生态区驻穆柯寨村工作队。
“我们团队最大的优点就是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执行力超强,开展帮扶工作以来,再苦、再累、再难,团队都没有人有一句怨言,一句抱怨。”每次说起帮扶工作,浐灞生态区帮扶办驻穆柯寨村第一书记翟少舟都会提到令他自豪的团队。
驻村先住村 工作队集体上山安家
2019年7月,翟少舟、原磊、郝海船、冯超一行四人组成的工作队上山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在与上届所有驻村工作队压茬轮换交流时,大家发现工作人员的吃饭问题是制约工作的一个瓶颈,想扎实推进帮扶工作,基础保障要先做牢。
为更好、更高效的开展工作,在入村伊始,工作队员们商讨决定自费5000多元购置厨房大小家什,并且把一处废弃的旱厕地基开垦成一块约30平方米的菜园子,自己动手种菜、做饭,踏踏实实的生活在村上,扎扎实实的做好扶贫工作。
“大家自立解决后勤保障问题,克服了生活不便的生活关,就迅速开展走访工作。”翟少舟介绍,工作队为了迅速了解户情、民情和村情,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挨户走访建档立卡户。
“老乡不像上班族有固定的作息,山上通讯信号又不好,走访去家里找不见人,我们就一路问着找着,可能在田间地头,也可能在走街串门,全村129户建档立卡户,队员们一天下来行走山路三四十里,最多走访五六户。”说起挨家挨户走访的经历,工作队员的感受都是精疲力尽。
“我们现在都有些种地和做饭的本领,经常从山上回来随便做点饭,吃着都觉得香。”队员们打趣的说,扶贫工作间隙的厨艺比拼和下地种菜就算是工作队“团建”的生活版块。
发挥所长 带动村上能人探产业路
有企业管理经验的翟少舟在驻村之前,就与队员们进行了每个人工作经验特长的沟通。“工作精准分工是决定工作效率和成效的重要基础。”翟少舟在一开始就根据每一位队员的实际工作专业和特长进行了工作分工,让每位队员能将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发挥到最大值。
翟少舟擅长市场化运作和经营管理;原磊是园林绿化高级工程师,负责43名联户干部管理、村级工程项目的现场指导、各类信息数据的管理;郝海船长期从事物业工程工作,负责工作队的外联、协调,扶贫产品的推广和工作队菜园子的收种;冯超长期从事景区现场管理,负责工作队经费账务、村级各类整改工作和工作队日常行政保障……
“我们队员相互配合还不够,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们还把村民也带进来一起参与扶贫工作。”一方面队员们组织带领帮扶四支力量前往杨陵农高会、富平、韩城等多地参观学习,使村两委干部、贫困群众和村里的“能行人”充分接触新鲜事物、先进技术和创新观念,通过鲜活的实例让全体村民开拓视野、解决思想顾虑,看到脱贫致富的路子。
另一方面工作队还邀请专业扶贫宣传队伍、技术人员来村宣传和技术培训,通过活泼互动的宣教活动和扎实直接的演示指导,使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全体村民树立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切实提高村民农业种植生产技术。
工作队齐心“小团建”,带动村民一起搞“大团建”。“我们安家在穆柯寨的生活过得越来越有意义了。”冯超说。
我们这支队伍“带不走”
刚开展驻村工作时,有村民拉一车普通苹果让工作队员去卖,要价还不低;有时候村上开会,村民人都叫不齐……摆在翟少舟、原磊、郝海船、冯超眼前的是村集体在大家心中的分量和公信力不够,农产品标准低的发展难题。
有问题克服,做规划长远。团队里有销售和管理经验的第一书记翟少舟也是队员们的“市场专家”,农产品怎么定标准、销路怎么找、村集体经济怎么发展……经过商讨,翟少舟和三位同事决定先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村党支部在大家心中的分量。
经过大家对村集体经济定位和市场化运作,“集体经济+农户+KA”的穆柯寨模式确定下来。大家拧成一股劲,齐力把党支部和村集体打造成“工作队在的时候发展好,工作队走后能够继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的“家门口的贸易商”。
此前村集体经济为零的穆柯寨村,在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下,2020年逆袭实现了近八十万元的集体销售收入,并通过成功打造“穆柯寨”和“降龙穆”两个村级品牌,帮助解决香椿、蜂蜜、石榴、花椒、土鸡蛋等自产农产品销售问题,并形成长效发展机制。
“咱村的产品现在都有了自己的品牌,过年过节用自己种的产品送人,心里都美着呢。”穆柯寨村民自豪地对记者说。自2019年7月上山开展帮扶以来,工作队一行四人真心实意为百姓解难题,兢兢业业为群众做实事,用真挚的行动收获了百姓的信赖。
扎根乡村,驻村奉献,规划长远,心系群众。翟少舟、原磊、郝海船、冯超用坚定的步伐和无数的汗水,为穆柯寨村的群众书写了一张真金白银的“扶贫支票”。“在一切结束以后,我们遗憾的不是我们做过了什么,而是我们还有什么没有去做。”翟少舟说。
“咱驻村工作队员不光是驻在村上,更是住在我们心里了。”一位贫困户高兴地说。(姬文艳 强一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