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羚牛。本报通讯员 赵文超摄
牛年已至。秦岭深处,羚牛上下往来于群山之中,纵横于悬崖峭壁,矫健敏捷,是高山上的“舞者”。
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作为中国唯一以保护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羚牛及其栖息地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的建立使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向东延伸了90公里,对加强秦岭生物多样性的全面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秦岭羚牛与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并称“秦岭四宝”,是秦岭最大的食草类动物,为秦岭所特有,是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属牛科羊亚科,因角弯转、毛金黄,又叫金毛扭角羚。羚牛活动规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垂直迁徙习性,初春至初夏,羚牛栖息于低海拔山谷中,随着夏季气温升高,羚牛逐渐上迁至高海拔地带,秋季树叶开始凋落时,羚牛又会逐步下迁至低海拔地带。
活动范围不断扩大
2019年8月一天早上8时多,保护区老林保护站工作人员张奇奇、解振锋、邵建宾3人打算上山调查羚牛的活动范围。
八九点钟是羚牛的早饭时间。上山不久,3人就闻到了羚牛的气味,但是浓重的雾气让3人无法确定羚牛的准确位置,3人便决定顺着气味跟着羚牛群。
“羚牛群好像停下了。”张奇奇说,在保护区西部光头山的朴木梁区域3个人都听到了牛群进食的声音。
突然,身后有动静。3人转身后,七八头羚牛和他们相对。
好家伙,这咋办啊! 3个人心里有点慌了。
“牛不动,我不动”地僵持着。这时张奇奇灵机一动,拿出相机近距离对着羚牛一阵拍摄,一时间忘记了危险。而着急吃早饭的羚牛却没有工夫与3人继续对峙,转身从3米多高的石头上一跃而下进食去了。
这次“相遇故事”是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牛保局)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开展的《羚牛种群数量与分布调查研究》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
研究结果显示,保护区羚牛种群的间接数量为292头—346头,平均数量为319头。从羚牛种群垂直分布历史变化来看,羚牛的垂直分布范围在渐次扩大:保护区羚牛分布的海拔下限比1996年第一次调查时的下限下降了534米,上限则上升346米,垂直高差增加了880米。
“保护区内绝大多数羚牛活动分布在秦岭主脊以南地区,前些年秦岭主脊以北地区的羚牛活动非常少。但是这次调查我们通过红外相机拍摄到,位于东北部的石砭峪等地活动的羚牛增多了。”牛保局局长马向祖说。
张奇奇补充道:“保护区中部的百步梯区域曾是一块很好的羚牛栖息地,但是离牛背梁生态公园比较近,前些年游客经常去,冬天夏天羚牛都不再过来了。但这两年通过环保督察、大力宣传和严格执法,基本上没有人进去了。2020年7月20日通过野外视频监控,我们又看到了羚牛开始在这里活动!”
保护措施不断升级
2月8日,跟随着老林保护站站长陈亮和两位护林员,记者进入了保护区。沿着被工作人员踏出的山间小路,伴随着脚下未融化的积雪和厚厚的落叶,不知不觉中走进了森林深处。
“我们的巡护是徒步,去比较远的地方当天不能返回,就带着帐篷找一片平地或者山洞过夜。”陈亮说。
“快看,这些是林麝的脚印。”陈亮说。顺着他指去的方向,可以看到山崖下积雪上,两排动物的脚印一直延伸至远处。“林麝的速度很快很灵活,只有红外相机才能拍到它们的身影,之前我们根本没见过林麝,只能看到脚印和粪便。”
经过将近半小时的攀爬,终于到达了一个红外相机的安装之处——生长在羊肠小道拐弯处的一棵树。
“每隔三四个月我们会来更换一次电池,更换一次SD卡,将拍摄数据取回去。”陈亮介绍说,“我们不能过于频繁地来,因为这样也算是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一种人为干扰,如果我们频繁到访,它们会舍弃这块栖息地。”
说着,两位护林员熟练地打开了红外相机,展示近期拍摄到的野生动物:玩耍的黑熊、觅食的猪獾、奔跑的斑羚……
40台安装在保护区高山密林深处的红外相机主要是为了和动物们来一场“不被打扰的相逢”。2020年,保护区参与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联手推出的“秘境之眼”红外相机野外调查合作项目,以短视频、原生态的方式,记录动物不为人知的一面。
工作人员会定期更换相机监测地点,充分利用动态监测技术最大限度防范和减少人为活动对野生动植物栖息的干扰,规范巡护巡查管理,保护辖区资源安全。据了解,2020年总巡护706人次,收集巡护监测数据241份,监测拍摄到野生物种20余种,首次拍摄到川金丝猴、成年金钱豹、羚牛野外交配等精彩画面。
“我们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保护措施,依法管控制止各类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红外相机的应用让我们的辖区保护工作更加科学高效!”马向祖说。
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43岁的孙军是柞水县营盘镇人,现在是牛保局北沟保护站的一名生态护林员。身为当地人,他对牛背梁周边地区百姓生活的变化最为了解。
“我以前在营盘林场工作。那时候九山半水半分田,种一季粮食只够3个月吃,没有吃的大家只能在山上挖药材卖钱,拿木头换粮食。既要出力还要防巡护人员,担着犯罪的风险,还操心动物袭击。”孙军回忆道。
从砍伐到保护、从伐木者到护林员,孙军不仅是见证者,也是保护自然资源、传播生态理念的参与者。
“天气好时,我有时会和保护站工作人员一起上山巡护;天气不好时,我们一起去社区挨家挨户串门聊天,给群众讲环保故事、讲环保的好处。”孙军说,“2006年高速公路通了后,人流量多了,大家开农家乐,赚钱有了盼头,加上保护站工作人员宣传,当地群众知道了挖药砍树对生态有破坏,几乎没有人上山砍树了。”
“站上每一个工作人员和社区群众都非常熟,能成为朋友和谐相处,我们传播的生态保护理念,群众越来越愿意接受,因为他们都明白牛背梁的绿水青山就是他们的金山银山。”北沟保护站站长郑怀文说。
生态理念的传播没有局限于社区,作为首批陕西生态卫士教育培训基地,北沟保护站从2013年开始进行自然教育,每年接待1500人次。“工作人员把在巡护中发现的动植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这种自然教育和生态保护日常工作的结合,让站上枯燥的工作变成了一种乐趣。”郑怀文说。
“这几年,由于保护力度的加大,加之自然教育的开展,氛围好了。游客慕名而来,社区群众分享到了生态福利,也愿意反过来促进生态保护。保护区不是简单的封闭起来守护物种,而是将保护理念传播出去,深入游客的心中,形成更大范围、更深意义的保护机制,创造出了动物、植物、人共同的美丽家园。”马向祖说。(记者 李欣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