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消息:立足新时代、做好新传承。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与陕西省委网信办主办,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承办的“筑梦新陕西 薪火代代传”多语种大型访谈活动之100年100人系列访谈持续进行。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接受了国际在线陕西频道的专访。
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接受国际在线陕西频道专访 摄影 沈盼
谈及自己对薪火相传精神的理解时,肖云儒说,其实质离不开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传”,一个是“火”。“就像‘火’要持续燃烧就需要不停地增添木材一样,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也需要添一把‘火’。我们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延续已有的精髓,增添新的内容,让其成为活的传承。”肖云儒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肖云儒看来,党的100岁生日极具纪念意义。“我是一名老党员,我在上世纪70年代就入了党,到现在已经有四五十年的时间了,在党的生日到来之际,我的内心非常喜悦。”他说。
今年81岁的肖云儒是江西赣州人,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西安工作,已经在陕西生活了五十多年,他把大半辈子的精力都花在了西部文化的研究和推动的工作上。多年来,肖云儒致力于传播丝路文化,在陕西乃至西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一路耕耘。从2014年到2016年的三年时间里,肖云儒以耄耋之龄三次重走丝绸之路,在行走中阅读文明,在体验中融通历史,在广袤的西部、无尽的丝路上,感受着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汇。三年来,他的行程总计八万华里,走过了32个国家,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往和风土人情。此后,他将自己的所行记录下来,写成了《八万里丝路云和月》一书,并结集出版了《丝路云履》《西部向西》《丝路云谭》三本丝路文化丛书。
从出生到现在,肖云儒见证了新中国的沧桑巨变,对于当代中国经济的转型有着深刻的理解。“我们国家曾经历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来又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在改革开放中又创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现在正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肖云儒说,“'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西迁精神'……这些不同年代的精神需要被永恒地传承下来,让他们融入到我们的民族文化中去。”
在肖云儒看来,自己之所以能够选择从事文化研究工作,是因为受了老一辈人的影响。他说:“我的父亲和母亲在北平(今北京)上学时都参加了党的地下工作。我的父亲是西北联大的中共地下党负责人,他从事着把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工作。我的外祖父曾在日本留学,把很多日文作品翻译成中文,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交流融合做出了贡献。”谈及父辈们的事迹,肖云儒感慨万分。
肖云儒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要继承薪火相传的精神,不仅要传承中国文化,更要不断创新,让文化充满活力。当前,他与爱人正在共同搜集父辈和祖辈的文稿著作,计划通过这些工作,完成父辈没有完成的心愿,把过去的故事记录下来。
作为一名西部文化传播的使者和文化战线的工作者,肖云儒认为自己身负重任。“作为党员,我要做好一个党员的基本工作;作为后辈,我要继续做好父辈和祖辈曾从事的进步文化工作,并不遗余力推广丝路文化。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精神和文化,我要用文字去做一些益于党和国家的事情。”肖云儒坦言道。(文 陈锵 周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