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政协委员李和平:夯实公共卫生基础 构建“医防融合”新模式
来源:群众新闻网  |  2021-04-15 08:40:33

  4月13日上午,榆林市政协四届六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大会举行。市政协委员、民革榆林市委会主委、市中医医院院长李和平代表榆林民革作了《夯实公共卫生基础,构建“医防融合”新模式》的发言。

(转载)榆林市政协委员李和平:夯实公共卫生基础 构建“医防融合”新模式

  李和平说,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全球公共卫生提出了极大的考验。我们在疫情防控时,也暴露出公卫体系建设的一些短板和不足。

  李和平指出,在“十四五”期间,迫切需要在公共卫生的体系建设、服务管理、医防融合、人才培养、应急救治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夯实公共卫生基础,积极构建“医防融合”健康管理的新模式。

  对此,李和平提出具体建议:一是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严格按照《榆林市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的要求,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进市三院(市传染病院)新建项目,加强市、县疾控机构的现代化、标准化建设,以全市疾控系统、综合医院为重点,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建设成覆盖全市、功能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二是优化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借鉴湖北、福建三明疾控体系的改革经验,整合组建我市的“大疾控”体系,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推行“公共卫生总师”制度,在疾控机构设立公共卫生首席专家特设岗位。同时,畅通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疾控机构协调渠道,探索“疾控中心主任兼任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班子成员”的管理模式。

  三是创新医疗协作管理机制。以市县乡影像、检验、病理、智能中医、应急响应、心电等中心为载体,打破医防分工和界线,建立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工作衔接联动、服务整合连续、人员柔性流动等协作管理机制,实现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推进区域医联体、医共体和分级诊疗,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整体效能,把榆林建设成为陕、甘、宁、蒙、晋接壤区最具影响力的医疗卫生中心。

  四是健全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增强早期预警能力是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的当务之急,需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拓展专业、社会、部门的信息报告渠道,全面提升监测预警、风险评估、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和应急处置等5种能力。健全公共卫生快速反应体系,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的研判、评估、决策、防控的协同机制,提高重大公共卫生风险的发现、报告、预警、响应、处置的能力。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推广中医药防治慢性病、传染病等适宜技术和方法,完善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的机制和体制。

  五是加大人才引进激励力度。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尤其是全科医生的培养,降低全科医生的准入门槛,放宽入职入编渠道,对于优秀村医、社会流散医技人员,经考核合格后,直接录用到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建立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新机制,允许公共卫生单位开展有偿服务,所得收入扣除成本后,按照“两个允许”政策,进行绩效分配,以提高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的待遇。(民革榆林市委会)

编辑:王菲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