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系,则力有所使,必干有所成。
一年前的春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考察。从牛背梁到金米村,从平利县老县镇到陕汽车间,从西安交通大学到大唐不夜城……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不仅有深情更有深意,为新时代西安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凝聚起奋力谱写西安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磅礴力量。
一年来,西安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作为全市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深刻领会其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重大要求,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全面加快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努力在新时代各项工作中取得新气象新作为。
西咸新区沣河湿地公园水清岸绿,景色宜人。(资料图片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郝钟毓 摄)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加快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2020年我市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实现历史性跨越!
一年来,我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聚焦“六稳”“六保”,突出抓好十项重点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2020年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增速在全国经济前30强城市中列第1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主要指标增速居15个副省级城市和9个国家中心城市前列,“6+5+6+1”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壮大成势,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全面加速,6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增长23.7%,5大新兴产业和6大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8.5%和7.5%。一系列的数字彰显了西安追赶超越的行动决心。
全市上下牢固树立“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理念,2020年453个市级重点项目实现投资3696.7亿元,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形成了一批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加速度仍在继续。今年一季度,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两年平均增长5.5%,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我市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时刻不停歇、丝毫不松劲,围绕高质量发展抓好党建,抓好党建促高质量发展。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开展赵正永严重违纪违法案以案促改工作,扎实推进“四个查一查”和“四个专项工作”,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持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校准方向,举办全市主要干部弘扬延安精神专题研讨班,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用“三到三看三破”选用干部,在“四个一线”培养干部,树立了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重基层的鲜明导向。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打造“民有所呼、我有所行”基层党建品牌。
深入推进正风肃纪,着力整治“庸懒散慢虚粗”作风问题,持续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着力补齐开放不足短板
4月13日,满载着自行车、玩具、洗碗机等50车货品的X9041次中欧班列(西安),从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国际港站驶出开往哈萨克斯坦,这是2021年陕西开行的第1000列中欧班列。
悠扬的汽笛声中,中欧班列长安号开启丝路经贸往来新气象。去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3720列、运送货物281万吨,质量评价指标列全国第1位,已经成为西安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双循环新格局的“龙头班列”。
我市持续做大开放载体、做优开放通道、做好开放平台、做强开放产业,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2020年,全市进出口总值、实际利用外资分别逆势增长7.2%、8.8%。临空经济规模突破120亿元、航空货邮吞吐量37.6万吨,旅客吞吐量3107.4万人次,稳居全国机场前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颁发首届“市长特别奖”,如期足额兑现政策奖励,荣获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今年一季度,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0.8%,两年平均增速达到4.8%。
办一届精彩圆满的体育盛会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取得重大突破
办好一场会,搞活一座城。
我市坚决扛起十四运主会场城市重大政治责任,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西安特色,做到只留经典、不留遗憾。
石榴花如期绽放,如今的灞河两岸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交相辉映的壮阔景象,西安奥体中心“一场两馆”、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国际会议中心提前建成投用,以最好的面貌迎接优秀运动员和各地游客。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跑出“西安速度”,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管理更加智慧精细。地铁呈现“3线齐发、8线运营、8线共建”生动局面,通车里程达245公里。西安火车站、西安北站、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等重大枢纽工程加快推进,当好东道主、办好十四运,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信心更加坚定。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全力推进生态西安建设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西安人的梦想。
我市坚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修订实施《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秦岭北麓西安段采矿权全部退出,结束了近半个世纪的开矿史,初步建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坚决做到整治到位、修复到位、保护到位。
我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实施全域治水、碧水兴城,开工治水项目232个、完工131个,市域主要河流全部消灭劣V类水,护城河改造提前完工,水质达到Ⅲ类。强力推进铁腕治霾,实施“冬病夏治”集中攻坚行动,去年PM2.5年平均浓度由57微克下降到51微克以下,优良天数达250天,首次消除严重污染天气,取得历史性突破。
建成公园14座,新增城市绿地1095.52万平方米,“三河一山”环线绿道核心段今年“五一”前全线贯通,幸福林带工程“七一”前建成开放。
加大文物保护力度
彰显千年古都文化魅力
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是西安独特的深厚底蕴,也是每个西安人血脉里流淌的自豪。西安人始终保持着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传承好历史文脉。
我市坚持文物保护优先,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召开全市文物保护大会,全面实施《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努力守护好西安的历史文化遗产。
大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出台22条政策措施,围绕“千年古都·常来长安”主题开展城市推广,加快高品质酒店和特色民宿建设,扩大高端文旅产品供给,延长文旅消费链条,培育文旅产业新业态,充分兑现西安文旅资源价值。
启动周秦汉唐主题博物馆群建设,加快推进小雁塔遗址公园、兴庆宫公园改造提升、易俗社历史文化片区等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打造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和中华文明的根脉城市。
打出民生保障组合拳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民呼我行,一呼百行,未呼先行。
我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教育、医疗、人居环境等突出问题,打出一套民生保障组合拳,大力提升市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高质量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全市73721户250414人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退出。
教育强市建设取得重要突破,2020年新建改扩建学校195所、新增学位19.4万个,招聘教师7833名,是过去3年的总和。今年秋季将建成投用126所学校、新增学位10.8万个。
高标准区域卫生健康中心建设全面推进,开工建设13所三级医院、新增床位1.6万张以上。
“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成效显著,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坚持“四最”标准安置群众,开工建设安置房2.92万套,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更高品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顾荣)
短 评
信心满怀 迎向未来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治理效能得到大幅提升……《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描绘的这一幅幅发展蓝图、一张张生活画卷,无不昭示着西安“十四五”崭新开局。
面向未来,全市上下满怀信心、充满期待。
“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对于西安来说,是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五年,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和历史机遇前所未有、千载难逢。但同时也应看到,西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比较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依然存在,亟须解决。
一切办法,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找到;一切问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解决。迈入新征程,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国家大战略、大目标、大格局中找准定位,同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凝心聚力谋划长远。
信心满怀,迎向未来。我们要铆足追赶超越的拼劲,拿出攻坚克难的狠劲,增强持之以恒的韧劲,以实干家的姿态、开局者的担当,从头抓紧、全程发力,朝着“十四五”的新征程,阔步向前!(杨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