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参加“西马”的跑友们跑过钟楼盘道,形成一条彩色的河流。(资料图片) 首席记者 王健 摄
西安市将抢抓承办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的历史机遇,加快建设体育强市。到2025年,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全市人口的53%以上,到2035年,全面建成世界赛事名城,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035年全面建成
世界赛事名城
5月10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市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划分2025年和2035年两个时间阶段,明确了体育强市建设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体育健身人人参与、健身服务人人享有,全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全市社区、街(镇)和行政村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全市人口的53%以上,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超过90%;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参加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和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在国际国内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着力打造世界赛事名城体系,体育产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阶段性进展;体育文化影响力不断提高;办好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和2023年第十八届亚足联亚洲杯西安赛区足球赛,进一步提升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建成与体育强市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到2035年,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规范有序、市场充满活力、人民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公共服务完善的体育发展新格局,实现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体育设施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明显标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全市人口的55%以上,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超过92%,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达到3.5‰;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奧运会成绩位列西部前列,优势项目群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世界赛事名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赛事活动深入开展,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产业总产值达到全国中上水平,建成国际体育消费城市;体育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明显提升。
每年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
不少于1000名
《实施方案》着重从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全面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持续提升体育产业质量、扩大体育文化影响力等5个方面17项具体工作对我市体育强市建设任务进行了分解和细化,明确责任分工。
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设施,打通社区体育设施“最后一公里”。到2025年,全市各区县、开发区全面建成“四个一”,即一个公共体育场、一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片室外运动场地、一个国民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站。将西安奥体中心、西安市体育训练中心、西安市国际足球中心打造成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体育训练基地。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运动,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点的特色运动,扶持推广太极拳、中华武术、健身气功等传统非遗运动项目。同时,加强全民健身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各级社会体育组指导员专项化健身技能培训,每年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1000名。深化体教融合,发现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每年举办市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不少于50项次,参赛人数不少于2万余人次。
让西安成为
运动之城 活力之城
《实施方案》提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发展思路,申办、承办、引进一批市场前景广、知名度高、影响力强的国际国内顶级体育赛事。优化赛事举办环境和赛事举办承办流程,鼓励支持各区县、开发区、运动项目俱乐部(协会)和社会力量主办、承办各类高水平竞技体育赛事和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让西安成为运动之城、活力之城。
培育体育产业新业态。开启夜间体育、假日体育新模式,培育新的体育消费增长点。筹建西安市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和西安市体育产业协会,统筹资源力量,推动我市体育产业向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弘扬优秀体育文化,建设西安市体育博物馆,加强后全运时代西安体育发展研究,发挥好体育文化重要载体作用。打造具有西安特色的体育文化产品,加强体育文化交流,打造“一带一路”体育旅游赛事和线路,展示人民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展现千年古都追赶超越、打造世界赛事名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新形象。( 记者 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