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消息:5月17日,陕西省渭南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新闻发布会,渭南市教育局副局长刘红兵就渭南市近期教育惠民举措进行介绍。
渭南市教育局副局长刘红兵介绍渭南市近期教育惠民举措
在全面推进教育强市建设中,渭南市狠抓学校、校长、教师三个关键要素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效果提质升级的重要切入点。刘红兵介绍,近年来,渭南市教育系统认真总结分析近年来部分县市区学校试点工作经验,制定印发《渭南市教育局关于深入推进“三名+”建设工作的通知》,分别制定“名校+”“名校长+”“名师+”实施方案,明确三年的目标任务,提出了基本原则、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同时,渭南市还积极推进“两级两类”骨干校长培训培养,近年来已培养50余名市级名校长,数百名骨干校长队伍;在“名师+”工程中,培养市级教学名师100余名,市级学科带头人300余名,市级教学能手800余名。
“目前,渭南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结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刘红兵说。
渭南市临渭区实验初级中学举行红色经典作品诵读活动
围绕群众关心的中小学基础教育“学位难”问题,刘红兵介绍,根据建设教育强市目标,渭南市计划在2021年到2023年通过建设中小学、幼儿园86所,全力推进教育类项目建设以适应城区民生需求。其中,在2021年,渭南市规划建设学校43所,其中:幼儿园18所(新建11所、改扩建7所),中小学校25所(新建19所、改扩建6所)。截至目前,这些项目已累计投入资金7.5亿元人民币,已开工建设中小学校20所(新建14所、改扩建6所)、幼儿园16所(新建9所、改扩建7所)。这些学校建成后,将全面提升渭南市市学校办学条件水平,大幅度增加城区学位,为破解“大班额”、提升教育质量奠定基础。
刘红兵介绍,近年来,围绕广大家长非常关心“放学后一小时”问题,渭南市教育系统坚持课后服务学生和家长自愿原则,坚持公益导向,在推动学生课后多样化多彩发展的同时,促进关爱关心政策向低年级、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子女倾斜,给予弱势群体儿童在校一份“家的温暖”。
5月11日教育部等十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将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光明行动”作为了教育系统的重要工作要求。刘红兵介绍,该项文件下达后,渭南市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了全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领导小组,对综合防控工作再部署、任务再落实。下一步,渭南市教育系统将通落实视力健康监测、改善学生视觉环境、提升专业指导和矫正质量、加强视力健康教育等措施,并组织定期开展以“走下网络、走出教室、走向操场”为主题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做好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
“对于渭南市教育系统来讲,学党史、办实事,就是围绕教育强市建设,紧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问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提升全市人民的教育幸福感和获得感。”刘红兵表示,“下一步,渭南市教育局将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以教育强市建设为统领,全面落实九大工程、35项任务,大力破解热点难点,严守安全防疫底线,改进作风、主动作为,凝心聚力、改革创新,推动渭南教育高质量发展。”(文/图 刘嘉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