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全力推进“天然历史博物馆”之城建设
来源:三秦都市报  |  2021-05-27 09:22:54

  原标题:《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 支持西安等地建设“博物馆之城”

  5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指导意见》有关情况。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在发布会上表示,支持北京、西安、大同、南京等地建设“博物馆之城”。5月24日,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正式发布《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并指出到2025年,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体制完善、功能完备的博物馆事业发展格局;到2035年,中国特色博物馆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博物馆社会功能更加完善,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

  西安全力推进“天然历史博物馆”之城建设

  《指导意见》对新时代博物馆行业发展的整体布局作出安排,统筹不同地域博物馆发展。关于优化体系布局,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在发布会上表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打造“博物馆之城”核心示范区、建设“博物馆小镇”,实现不同区域博物馆的集群式发展。5月18日,国家文物局与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北京“博物馆之城”战略合作协议;陕西西安、山西大同、江苏南京等地也都陆续拉开了“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大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早在2018年6月,西安市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研究通过了《西安博物馆之城总体建设方案》,通过打造曲江“博物馆之城”核心示范区、建设一批博物馆小镇、发展一批文博创意产业等途径,将西安打造成一座“随时可闻、随地可见、随机可讲”的“天然的历史博物馆”。2020年12月10日,在西安市文物保护大会上,为进一步做好全市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西安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西安市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改造提升历史文化片区。《西安市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推进“天然历史博物馆”之城建设,新建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博物馆、“西安记忆”(西安革命历史)博物馆等一批地域文化特色突出、陈列主题鲜明的专题博物馆,打造根脉文化、历史文化、丝路文化、红色文化博物馆群;正确处理好城市建设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规划建设工作,推进易俗文化旅游片区、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碑林历史文化街区的提升改造,打造“城市文化客厅”。

  宝鸡发力“博物馆之城”建设

  5月8日,宝鸡市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座谈会召开。据悉,宝鸡市将通过新建、提升、规划一批博物馆,完善以市级博物馆为主体,县区博物馆为支撑,行业、非国有和社区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

  近年来,宝鸡市累计投资10亿多元,建成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宝鸡周原博物院、凤县革命纪念馆、眉县博物馆等,改造提升了扶眉战役纪念馆、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张载纪念馆等;同时,启动秦都雍城博物馆、麟游县博物馆建设,加强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和社区博物馆建设。宝鸡市现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33家,其中,国有博物馆、纪念馆23家,非国有博物馆6家,社区博物馆4家。

  体系完备的陕西博物馆构架基本形成

  “在省文物局登记备案的博物馆共329座,平均每11.7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远超全国26万人的平均水平,全省博物馆年均接待观众超4900万人次。”来自陕西省文物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大批收藏保护展示优秀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博物馆、纪念馆相继建成,主体多元、类型丰富和体系完备的省、市、县、乡镇、村五级博物馆构架基本形成。

  目前,西安碑林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改扩建提升项目顺利推进,陕西考古博物馆主体完工,秦陵铜车马博物馆、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陕西科技大学中国轻工业博物馆、陕西体育博物馆等行业博物馆建成开放。此外,近年来,陕西创新性开展社区博物馆建设工作,遴选两批44家社区博物馆并授牌;配合全国性重要纪念日举办博物馆主题展览,每年举办各类思想性与艺术性、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约800个,其中10个陈列展览先后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数量居全国前列;建成集观赏性、知识性、互动性为一体的陕西数字博物馆,完成143家数字博物馆网络虚拟馆建设,推出“陕西数字博物馆口袋版”“文物三维数字魔卡”“陕西文物网络之声电台”“智游陕西博物馆”电子讲解服务平台等;实施珍贵文物3D建模、陕北石窟数字化保护、“互联网+延安革命旧址”等数字化保护展示利用项目,让更多博物馆库房里沉睡的文物“活”起来。 (记者 赵争耀)

编辑:王菲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