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报道(记者 柳洪华):1991年的一天,几个人带着一份国务院批文和10万元支票,来到西安远郊的一片麦田,西安高新区筹备组就此开始了第一次现场办公。2.7平方公里的农田,能打出多少“粮食”,几个人的心里还没有答案。
30年后,土地还是那片土地,但规划面积已裂变了390多倍达到1059平方公里。农田里“长出”一个全国排名前十的国家级高新区,或许已超出了当年那几位初创者的心里预期。
这样的快道超车背后,是西安高新区“从一条路到一座城”的跃升。
繁华的西安高新区城市夜景 供图 西安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88年,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古斯塔夫·胡萨克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此后经过近三年的酝酿,包括西安高新区在内的中国第一批26个国家级高新区被确立。与之同时被确立的,就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发展之路。
而此时的中国,对科技的渴望,没有人会比西安高新区的创业者们更加强烈。建区当年,首批11家注册入驻企业,拉开了西安高新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大幕。东盛科技、联合汽车电子、骊山电子、协同软件园、大唐电信、软件园、开米股份……这些企业的名字,被镌刻在西安高新区第一次创业的历史卷轴上。
不过,科技的发展速度,超出了那一时代人们的想象。站在科技领域前沿的“高新人”,在科技热的带动下反客为主,借着高新区这片沃土,将地方经济建设带入一个新的高潮。
2003年,西安高新区启动二次创业,提出打造中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西部产业高地的目标,与此相配套的长安通讯产业园和草堂科技产业基地随之上马。开始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支撑起西安高新区产业结构的第一次优化升级。
找到了赛道,西安高新区开始加速奔跑。2015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西安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求努力打造 “一带一路”的创新之都;2018年西安高新区启动三次创业,产业承载空间进一步扩大。
眼下的科技已经成为各个国家都在抢占的高地,也是驱动各个高新区持续变革的源动力。三星、美光、强生、中兴、华为等一批知名全球领导性企业纷至沓来。
一条路能有多长,取决于走路的人能走多远。2020年在国家高新区总体排名中位列第8的西安高新区,正在从“高新产业园区”向“科技创新城区”转变。
象征着西安高新区创新创业的瞪羚谷创业社区 供图 西安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
寻找城市建设的答案
科技创新只是西安高新区的一个缩影。30年来,西安高新区取得了不凡的成就,2020年,西安高新区完成生产总值2410.08亿元,GDP增速12.3%。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群众过得更幸福。回看西安高新区快速发展的30年,是不断寻找城市建设答案的30年。
在一张白纸上作画,每一次落地都需要保持一份克制。对于西安高新区而言,同样如此。
建区伊始,急需看到改革发展成效的“初代高新人”,却意识到不能以单一发展工业的模式来推进高新区建设,从体制、机制、政策上,充分保障社会建设与经济增长并重。通过工业用地、居住用地、配套服务用地等量配比,西安高新区初期形成了“以花园为中心建设产业园、以公园为核心布置生活园”的格局。
30年一路走来,在开发开放的推动下,西安高新区城市建设以“一年变个样,三年大变样”的速度上演着“极速换装”。这其中便包含着商业、医疗、文化、教育、居住、金融服务等城市中心功能的强化。通过一系列的城市更新,西安高新区已在优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服务、生态环境绿化、居民休闲旅游、社区居民生活服务等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品牌。
如今,30年过去了,在105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坐落着一座现代、朝气、阳光、和谐的科技新城。
经济快跑、社会跟进,这既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西安高新区寻找的城市建设答案。或许,随着时代的发展变革,城市建设这道综合题还会衍生出其他“小问”,但西安高新区就像是一台超级计算机,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计算、求解。
发展高新区,“高新人”有“从一条路到一座城”的气魄。建设高新区,“高新人”有“从一座城到一条路”的耐心。
三十而立,站在新起点上的西安高新区,伴着高质量发展再出去的号角,创造新时代发展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