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消息:6月13日,在“端午”小长假期间,陕西省渭南市博物馆举办多场次端午节主题文创活动,众多市民走进渭南市博物馆,听讲座、看香道茶艺展示、手作香囊、手绘团扇,用传统方式共度端午佳节。
6月13日上午,陕西师范大学国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曹胜高主讲的《端午的由来和风尚》在渭南市博物馆报告厅开讲。讲座从屈原的故事讲起,深入阐释了屈原的精神,分析了新时代的端午节风尚、并就端午节的引导和利用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讲授,许多观众表示受益匪浅,印象深刻。
工作人员表演茶艺 摄影 申喆
随后进行的香道和茶艺展示,百余观众在香气氤氲中,品尝浓淡各异的茶汤,体悟绵延千年的香道文化,感受茶艺的平和雅致,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妙厚重,仿若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净化与洗礼。
造型各异的香囊 摄影 申喆
在手作香囊现场,欢声笑语不断。从稚气未脱的青春少年到头发花白的中老年人,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或生涩或熟韧地穿针引线,在淡黄,浅蓝、嫩绿的布块上手指翻转,绣出粉红、宝蓝、墨绿等不同颜色的香囊。据介绍,此次制作的福袋、中国结等造型香囊,均印有“家在黄河太华之间”字样,这句浅显直白又极富诗意的话源于渭南市博物馆馆藏清朝初年诗人康乃心的私印印文,体现着作者对家乡的深情眷恋和自信自豪。针线穿梭,端详文字,在制作香囊中,“家在黄河太华之间”也印入观众脑海,深入他们心灵。
在团扇绘制现场,小朋友们一张张稚气的脸庞满是认真和细致。据了解,端午赠扇从唐太宗时期开始流行,并于宋代成为官方习俗。唐太宗将扇子赠予大臣,希望他们可以庶动清风,以增美德,而民间风俗“端午赠扇”则演化出“辟邪、凉快”等含义。许多小朋友在绘好后,相互端详品评比较,笑声不断,家长们也频频为孩子们点赞。
近年来,渭南市博物馆立足馆藏资源,积极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开发了多种文创产品。(文 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