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红色美丽村庄】点燃“红色”引擎 绥德薛家渠村变化喜人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1-06-15 13:56:06

【走进红色美丽乡村】点燃“红色”引擎 绥德薛家渠村变化喜人_fororder_图片80

薛家渠村一隅 摄影 吴宇婷

  国际在线陕西报道(吴宇婷):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的薛家渠村,曾是中共中央西北局驻地,著名的“义合会议”(又称“阳湾会议”)就在村子对面的阳湾空地里召开。随着时代的推进,偏僻的位置、贫瘠的土地等因素制约着当地的发展。

【走进红色美丽乡村】点燃“红色”引擎 绥德薛家渠村变化喜人_fororder_图片81

“义合会议”旧址 摄影 吴宇婷

  近年来,薛家渠村以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为契机,结合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养殖、劳务输出、光伏产业、乡村旅游等产业,薛家渠村走上了一条“红绿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不少贫瘠土地开始“生金”,村民的生活也正随之悄然改变。

  “政府免费给我们把老院子修起来,我们也无偿把院子借给村里发展民宿产业!”薛家渠村一处宅院的主人霍云章说道。霍云章介绍,他们霍家共有三个老宅院,都是传统的陕北民居,建筑保存基本完好,窑洞里还有一些老式的家具也很完整,因为他们这些年都在榆林工作生活,家里的老宅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热闹。这次村里发展红色旅游,提出修复古宅,并发展民宿,吸引游客走进薛家渠,吃住游一体,让霍云章家非常高兴,于是他们把自家的老宅贡献出来,政府负责修复,供村里发展民宿产业。

  村里农户还利用发展红色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不仅把自家的窑洞收拾一新,还把家里的旱厕改成水冲厕所。看到这些变化,在外打工的人也回来了,村里不仅给他们安排了公益性岗位,同时让他们在民宿、学校维修改造等工程上务工。薛水平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多年来靠着水电工的手艺维持生计,今年看到村里搞红色旅游产业,他毅然放弃城里的活计,回到村里。村里给他安排了保洁员的公益性岗位,另外还能在村里的工程项目务工,增加收入,一年下来和城里务工收入差不多。

  今年75岁的薛建刚2018年实现脱贫,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他将自家的院落、屋顶进行维修,并硬化了入户道路,盖了红大门,总计获得补贴7000多元。为了让他晚年生活无忧,不仅给他安排了卫生监督员的岗位,还给他配股扶持,一年收入超过6000元。今年,村里开办的老年幸福院更是让他开心的不得了,每天3元就能吃饱吃好。

【走进红色美丽乡村】点燃“红色”引擎 绥德薛家渠村变化喜人_fororder_图片82

红色书屋 摄影 吴宇婷

  郝芝清今年58岁,2018年从村支部书记岗位上退下来。她44岁时,丈夫因病去世,一家三口的生活重担压在她一个人的身上,但是她并没有因此消沉,脸上常有阳光,2011年还被选为村支部书记,带领群众修路架桥,还创办了养羊合作社,为村里十多家养羊户提供养殖技术指导。如今,她作为党员志愿者,管理本村的“红色书屋”。在“红色书屋”旁边,是其儿子承包的一个小吃屋,没事时还能给儿子帮帮忙。

  为了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薛家渠村还在义合镇政府的帮助下,结合村里闲置的荒山资源以及充足的日照条件,2018年薛家渠村建起了480KW光伏电站。一排排蓝灰色的光伏板堆砌起错落有致的“梯田”,在莽莽山坡上熠熠生辉,并源源不断地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照亮群众致富路。

【走进红色美丽乡村】点燃“红色”引擎 绥德薛家渠村变化喜人_fororder_图片83

光伏电站 摄影 吴宇婷

  “电站理论上每年可帮助村集体创收近50万元,去年实际到帐70万元。”谈及村里参与的光伏发电项目,36岁的薛家渠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小波感慨,“光伏发电确确实实给薛家渠村带来了效益”。

  在薛家渠村,光伏发电创造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中,有80%用于村内建档立卡贫困户公益性岗位的工资支出,20%用于村内道路、水电等公益事业。

编辑:王菲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