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转移避险122万人次!陕西全力防汛抗灾保民生
来源:人民网  |  2021-10-15 14:29:14

(转载)紧急转移避险122万人次!陕西全力防汛抗灾保民生

  10月13日,大荔县朝邑生产围堤赵渡乐合段成功合龙。李鑫摄

  10月13日16时35分,伴随着运输车辆、大型机器轰鸣的轰鸣声,经过全体抢险人员23小时连续奋战、合力攻坚,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洛河乐合段决口成功合龙。

  入秋以来,大荔县连续5次强降雨,累计降雨量681.0毫米。10月9日上午8时左右,由于洛河下游长时间高水位运行,大荔县赵渡镇乐合村朝邑生产围堤发生漫堤。

(转载)紧急转移避险122万人次!陕西全力防汛抗灾保民生

  10月9日上午8时左右,大荔县赵渡镇乐和村朝邑生产围堤发生漫堤,致使辖区10个行政村,1.8万余名群众紧急撤离。大荔县委宣传部供图

  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大荔县4000余名党员干部立即带领群众对黄渭洛三河险工段、地质灾害隐患点、病险水库展开拉网式隐患排查,建立了气象、应急、水务、河务、住建、自然资源等单位参与的雨情、汛情、险情应急会商联合反应机制,截至10月12日,紧急撤离安置25126人,群众吃住、学生上课、医疗保障、食品检测、防疫消杀等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展当中。

  今年以来,陕西省平均降水量904.5毫米,较常年偏多334.2毫米,排1961年以来第一位。黄河、渭河先后3次出现编号洪水。截至目前,降雨和洪涝灾害已致陕西省104个县区813.54万人次受灾,紧急转移避险122.16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958.2千公顷,倒塌和损坏房屋4.67万间。

  对此,陕西省建立了防灾避险转移工作机制,陕西省防总先后启动4次防汛应急响应,市县乡级共启动931次防汛应急响应;对各市县实行常态化调度机制,点对点电话调度暴雨区的重点县区,督导强雨区严格落实暴雨洪水防范措施。

  科学预警预判 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转载)紧急转移避险122万人次!陕西全力防汛抗灾保民生

  安康镇坪县下新街各方志愿者清淤。

  轰隆隆......10月6日13时,陕西汉中略阳县黑河镇大黄院村委会后发生山体滑坡。庆幸的是,当地镇村干部早早做了科学预警,提前对周边群众进行了安全撤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这两年我一直盯着这个山。今年汛期雨水多,我就发现它不对劲,掉落石头的频率特别高,我就每天盯死它,因为这安置点住了很多群众,绝不能有闪失!”赵刚是大黄院村的监委会主任,也是村上的地质灾害监测员。汛期就是他肩上担子最重的时候。

  “这座山很重要!”赵刚指着距离山体几十米的前方说,“这就是大黄院村委会和安置点,这个安置点涉及到6个村150户500余村民,如果这座山出现大范围的山体滑坡,又不能及时带领群众撤离,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转载)紧急转移避险122万人次!陕西全力防汛抗灾保民生

  安康消防官兵参与清淤工作。

  做足预警工作,群众就能少一些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日前,陕西安康旬阳市城关镇李家台村四组附近发生了一次山体滑坡,导致一栋四层居民楼坍塌。因楼内住户已提前撤离,坍塌未造成人员伤亡。

  “要不是镇村干部提前24小时监测,科学预警,提前撤离,那就不仅仅是财产损失了,而是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一位住户感慨道。

  像这样的科学预警,规避灾难的故事,在旬阳市抗洪抢险中比比皆是。据城关镇小河北村村支书张春祥介绍,当地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志愿者作用,先把涉险群众定好网格,实现“人盯人”。对于租户,实现“户盯人”;对于重点区域,干部带着党员亲自上。

  “每次撤离,我只给他们十分钟时间。我先用喇叭吼,紧凑地喊,让群众觉得事态的严重,再使用强制手段强制撤离。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我宁愿听到骂声,不愿听到哭声。”张春祥坚定地说道。

  受降雨影响,近期陕西省境内共有25条河流30站出现洪峰43次,其中有7条河流7站出现超警戒洪峰12次。为保障辖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进入汛期后,陕西多地早早进入备战状态。

  连日来,陕西多地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汛期巡查频次,集中力量开展“拉网式”排查,并密切关注雨情水情,确保突发险情早发现早处置。为了解决山区、水边及偏远地区“最后一公里”的预警与响应衔接,陕西省下发了《关于建立防灾避险人员转移工作机制的意见》,建立了系统的防灾避险人员转移工作机制,从预警发布、启动响应、人员转移安置等方面细化各项措施。

  及时撤离 防汛一线筑“红色堤坝”

(转载)紧急转移避险122万人次!陕西全力防汛抗灾保民生

  救援人员在洛南县保安镇转移被困群众 吴栋拍摄

  “我身体不好,不想走,也实在走不动了。”一位77岁的老人因行动不便,撤离时停了下来,陕西商洛杨斜镇杨斜村党支部副书记徐肖一边搀扶老人继续前行一边耐心劝说。

  刚走出5米,一棵碗口粗的核桃树轰然倒下,就倒在她们刚刚路过的地方。“太险了!要被砸到后果不堪设想。”一位目睹情况的村民说道。经此危机,大家行动更迅速了,仅3小时,该村组所有受灾群众均安全抵达了安置点。“抢险救灾的工作就是有点‘险’,杨斜村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村里老人居多,只要他们都能安全撤离就好,大家安全了,我们也就放心了。”谈及防汛险情时徐肖这样讲道。

  连日来,陕西普降大雨,多地河水暴涨,极易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防汛压力一度骤增。

  在商洛市镇安县回龙镇万寿村孔家台,34岁的第一书记王珽在挨家挨户做让群众撤离的思想工作,帮群众分析利害关系。“慢慢走,看仔细点!”9月26日凌晨2时,万寿村孔家台还不时闪烁着点点灯光。6个多小时,他用自己的车来回运输了9趟,把21户65人全部撤离到避灾点。

  “王珽这娃看着年纪轻轻的,但说话实在、办事牢靠,他让我们撤离,咱们放心,该积极配合。”老人李德佑竖起大拇指肯定道。

  在撤离居民过程中,陕西延安宝塔区万花山镇的一户人家,将一张写有“全家已撤离,请党放心”的纸条贴在门上,让日夜奋战在防汛抗灾一线的干部们心头一暖。

(转载)紧急转移避险122万人次!陕西全力防汛抗灾保民生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办事处汉坪村发生地质灾害后,700多名群众被迅速安全转移、集中安置。图为安置点上志愿者们正在给受灾群众打早饭。赵菁摄

  “防汛最关键和最难的就是撤离群众,在转移群众过程中,部分村民认为房屋距离河道较远,不愿撤离,每当遇见这种情况干部们就拿着上游河道实时图片,耐心劝说大家撤离。再说不通,我们的干部就背起这些老人小孩撤离,总之必须保障人身安全。”汉中市略阳县黑河镇大黄院村村支书李习刚在安全护送村民转移后,与由村“两委”委员、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组成的村“四支力量”又坚守在因暴雨造成的山体滑坡点附近进行警戒,严防人员靠近。

  因普降大到暴雨,截至10月5日8时,汉中市共撤离8911户21062人,关闭山岳型和涉水景区26处。宁强、略阳、留坝不同程度受灾,道路交通、电力通讯、人饮工程等基础设施受损。对此,汉中市制定了“四边三撤”防汛避灾工作制度,紧盯山边、水边、坝边、易发生危险的自然灾害点边的涉险群众,提出了发布暴雨预警后“快撤、立即撤、应撤尽撤”的撤离避险要求。撤离群众的房门,由撤离责任人和群众各上一把锁,群众要返回入住,须征得撤离责任人同意,这“两把锁”,一方面锁定群众的安心,另一把锁锁定了撤离责任人的放心。

  一场汛情就是一次考验,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汛情以来,陕西各地的万余名党员干部迅速返岗,彻夜奋战在救灾一线。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实际行动为百姓安全度汛筑起一道道“红色堤坝”,最大程度减少了各种损失,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强有力的指挥调度下,此次陕西受灾较为严重的大荔县沿洛河的“九镇一场”迅速反应,快速组织生产人员清滩和受困群众转移安置。据最新统计,此次水患已造成大荔县赵渡镇13个行政村及省农垦朝邑农场、兰空基地约17.5万亩农田被淹,紧急撤离安置25126人,其中对口集中安置2205人,投亲靠友等分散安置22921人。

  吃喝不愁还有学上 转移安置点温馨如家

(转载)紧急转移避险122万人次!陕西全力防汛抗灾保民生

  消防救援人员在洛南县保安镇转移被困群众。吴栋拍摄

  “水通了!水过来了!”看着最后一处饮水工程通了水,退役消防员刘二龙和两位村民很是激动。“他们自告奋勇的要让受灾的群众吃上水,4天抢修7处饮水工程,现在全村人又吃上了自来水。”安康市石泉县城关镇新民村党支部书记方先兰兴奋地说。

  9月26日以来,安康市再次遭遇强降雨洪涝灾害,各县(市、区)、各行业部门坚持一手抓抗洪救灾,一手抓灾后重建。目前,安康市抢收受灾农作物8.71万亩,完成干线公路灾后重建投资1646万元。同时,按照“1+N”模式,印发《安康市灾后重建工作总体方案》和安置救助、地灾风险隐患排查、交通运输、水利设施、房屋灾后重建、农业生产恢复等10个专项方案,形成“1+10”的灾后重建工作方案体系。全面推进灾后重建,加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大家小心路滑,带好随身物品。”10月5日汉山街道办事处汉坪村发生地质灾害,随后两日,794名受灾群众被安全转移,没有发生人员伤亡。在转移现场,随处可见办村干部在有序组织村民进行撤离,帮助村民收拾行李,安排车辆进行人员撤离,统一安排到临近相对安全宽敞的白家湾村部内。

  “按照‘四边三撤’的要求,我们把涉险群众统一安置到村上集中安置点来,提供食宿,安排专人做饭,保障大家的生活需求,红烧肉、炸酱面……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白家湾村支书曾荣告诉记者,为做好转移安置群众思想稳定和生活保障,心理服务专家会及时跟受灾转移群众进行沟通交流,缓解群众焦虑,让他们安心在这里度过灾情。同时,村上还联系电影队为受灾群众播放电影,丰富撤离安置群众生活。

  在大荔县朝邑镇广济村村史馆灾民集中安置点上,赵渡镇新建村的十几位村民正在休息、聊天、下象棋娱乐。村民们还收到了刚刚出锅的姜汤,“觉得很温暖。”

  安置点门口的广场上,广济村的10多位村民自发前来给安置点的村民做饭,“早上烩菜,下午是米饭,”广济村74岁的村民马爱琴说,他们村和赵渡相隔几十公里,知道赵渡遭灾后,大家都想着能帮忙做点什么,“我去不了一线,帮忙摘菜做饭总是可以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嘛!”

(转载)紧急转移避险122万人次!陕西全力防汛抗灾保民生

  9月28日,旬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二号令,当地干部组织群众有序撤离。李宏飞摄

  为确保安置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房住、有信号、有学上、有医治,大荔县建立了撤离安置群众县级部门包联安置点机制,集中提供医疗卫生、餐饮等保障服务。

  另据大荔县教育局介绍,受此次洪涝灾害影响无法返校上课的赵渡镇初级中学、中心小学、平民小学、雨林小学约800余名学生,已有300余名采取分散就学的方式正常上学开课,食宿也都保障到位。其余学生将采取集中和分散入学两种方式尽快解决入学上课。

  对于按照避险指令转移的群众,陕西省在《关于建立防灾避险人员转移工作机制的意见》中作了规定,要求参照自然灾害受灾群众发放补助,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要,避免群众“擅自回流、稳不住”的问题。各市县根据实际受灾和困难程度,确定补助对象和补助标准,发放一次性补助或过渡性生活救助,确保受灾安置群众有安全住所、有饭吃、有衣物、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及时医治的“五有”要求。 

编辑:王菲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