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摄影 张喆
国际在线陕西消息:11月12日,由西安眼得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最新一代“交联聚烯烃”人工晶状体临床试验新闻发布会在西安举行。
据了解,该项研究是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并于2020年入选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全球最新一代“交联聚烯烃”人工晶状体总体直径为13毫米,光学面直径为6.5毫米,总质量仅有20毫克左右,非常透明,像一个微缩的光学透镜,已获得全球发明专利。
该产品是西安眼得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团队历经7年时间,自主研发生产的全新一代可折叠人工晶状体,采用目前全球最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交联聚烯烃”制造而成。材料具有无钙化、无闪辉、炎症反应少,后发障发生率低等优点。该产品在材料特性、光学性能、晶体设计和临床效果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国际知名品牌产品。
白内障是当今世界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其实质是由老化、遗传、外伤及中毒等原因引起的人眼天然晶状体变性而发生混浊,导致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造成患者视物模糊或完全失明。中国白内障的理论患病人数高达1.7亿,全球则达到5.38亿,是眼科的第一大类疾病。
治疗白内障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早期白内障患者,用药以后病情可能有所缓解,但对于中期或近成熟期的白内障患者,药物治疗并无实际意义,所以目前治疗中晚期老年性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后绝大多数患者都能重获有效视力。该手术因具有切口小、损伤小、时间短、愈合快和散光小、植入后视力恢复快、炎症轻、感染发病率低等特点,目前被认为是最安全、最有效、最快捷的白内障复明疗法。但目前国内市场,可折叠人工晶状体仍然由国际巨头垄断,国产份额极为有限。
全球首例“交联聚烯烃”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 供图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近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临床专家成功将一枚“交联聚烯烃”人工晶状体植入白内障患者眼中,术后一周,患者视力显著提升,并逐步恢复到健康水平。“在我手术过程中,人工晶状体通过2毫米左右的微小切口植入患者眼内,位置居中,在囊袋中固定良好。特别是6.5毫米的大光学面晶体,既可以方便医生检查患者眼底,更可提高患者术后的夜晚视觉能力,术后一周的检查患者的视力明显提高。”主刀医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副院长、全国知名白内障专家赵云娥教授介绍道。
经过科技情报联机检索查新后确认:这例手术属全球首例“交联聚烯烃”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也是全球首次将“交联聚烯烃”这一全新的材料制造为新一代人工晶状体产品,并成功应用于临床真实世界。这对全球眼科行业及人工晶状体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
本次开展的这项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将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赵云娥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鲍永珍教授,西安市第四医院·陕西省眼科医院严宏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毕宏生教授,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张铭志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夏晓波教授,天津市眼科医院宋慧教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吴铮铮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范玮教授等联合开展。项目进入临床试验应用,意味着该项目的前期研发已经全部完成,产品上市及规模化量产已指日可待,即将造福全球5亿多白内障患者。
位于西安高新区的西安眼得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眼科医疗器械的高科技企业,以治疗白内障的人工晶状体产品为核心,积极探索眼科领域。公司由世界顶尖院士及国内外资深专家领衔,组建了由材料、光学、机械、生物工程、临床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公司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入选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设有院士专家工作站,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创新基地等科研创新平台。
作为一家扎根陕西,专心攻克医药关键“卡脖子”技术的民族企业,西安眼得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来将积极探索新型专利材料在其他植入型医疗器械领域的广泛应用。(文 向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