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足球队成立之初的合影 铁一中供图
女子足球队训练 铁一中供图
铁一中校园足球队训练中 铁一中供图
近日,中国女足上演逆转绝杀奇迹,她们在亚洲杯决赛中3∶2力克韩国队,时隔16年再夺亚洲杯冠军。但你知道吗?令国人骄傲的铿锵玫瑰,第一颗“种子”其实是在西安“萌芽”的。
1979年的夏天,新中国第一支女子足球队诞生在西安铁一中。自那之后,女足运动的星星之火迅速扩大到全国各地,逐步走向世界,为铿锵玫瑰的日后绽放播下了最初的“种子”。
诞生
他在西安发出设立女足的“信号”
2月6日晚,看着电视机里中国女足在亚洲杯夺冠的身影,65岁的齐铁慧感慨万千,作为中国女子足球的创始人之一,他对女足有着斩不断的感情。他说:“女足逆境拼搏后,拿了冠军,为国人争了口气!我也完成了自己的初心使命。”
作为我国女足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齐铁慧在偶然中介入第一支女子足球队的创立,发出并推动了设立女足运动的响亮“信号”。“感谢《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当时对这件事的率先报道,这才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女子足球,让我们后来的发展越来越顺利。”
时间回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当时女足运动的发展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出身于铁路干部家庭的齐铁慧,是西安铁路局西安电务段的一名职工,他从小就酷爱足球,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足球讲义》《球类运动》《运动生理解剖》等大中专教材和各种体育技术理论书籍。
女子足球队正式成立于1979年6月,不过在这之前的几年里齐铁慧已经有这个念头。“当时,女同志参加篮球、排球、田径等体育项目已经很普遍,但是踢足球的基本没有,而且女子踢足球也不被当时的观念认可,也缺少资料借鉴如何对女子进行足球训练。”
于是,齐铁慧给当时的中国足协写信,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获得相关资料。不久后,原中国足协主席李凤楼给齐铁慧回信并鼓励他:“你的研究精神尤其使我感动,女足在世界上已逐渐开始起来,在我国还是空白,希望你好好研究……”
1979年6月13日,西安市体委通知齐铁慧到市体委群体科面谈女足事宜。介于齐铁慧曾经是西安铁一中的学生,便决定先从铁一中开始试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自此,女子足球从西安铁一中走向全国。
翻看有些发黄的旧照片,可以看到当年英姿飒爽的球队女将青春而充满活力的笑容。当年,只有22岁的齐铁慧在毫无经验可循的情况下训练一群小姑娘,他心中也没有底气。
“现在想起当时的困难还会忍不住流泪,那会儿一穷二白,开创事业非常艰辛。”据齐铁慧回忆,当时队里有20名左右的队员,由于经费的限制,训练用的足球根本达不到一人一个。后来,他便带着队员通过观看电视比赛来学习技术动作。“当年电视还没有普及,我家里刚好有台小电视,就经常带孩子们来家里看。”
齐铁慧介绍,这群姑娘们大多是初一到高一的学生,她们只能利用暑假时间训练,烈日炎炎,条件刻苦,但姑娘们从不叫苦怕累,在短短的一个月里就初步掌握了足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发展
举办首场比赛女足逐步壮大
随着第一支女子足球队的创立,不久之后,西安市内的厂矿和学校纷纷效仿,先后成立了女子足球队。1979年8月,对中国女足历史而言是值得铭记的时期。西安铁一中与西安东方机械厂中学举办了第一次女足的正式比赛,当时国家体委的几位负责人也前往现场观看了这场比赛。
据铁一中提供的资料显示,当时英国、西德、巴西等七个国家已有女子足球队。在我国内地,铁一中女子足球队是建立的第一个女子足球队。
进入80年代后,京、津、沪、大连分别有了自己的女子足球队。陕西女子足球队认为只有在挑战中才能得到锻炼。他们决定外出巡访比赛……从那以后,国内各地纷纷组建女子足球队,这无疑是对后来中国女子足球事业的重大支持。
1987年,成为专业队已有五年的陕西女足,在夺得了多项国内赛事的冠军后,张珰珰、孙翠环、高红、唐坤媛等多名主力先后入选国字号队伍,成为中国女足的栋梁。
2021年,铁一中学生赵婉宁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国家队队员,担任第十四届全运会火炬手。她说:“玫瑰不言,却自铿锵。我很享受足球竞技带来的乐趣,比赛的意义远不止是胜利或者失败,更多的是锻炼了我的意志,在挫折中不断成长。中国女足的夺冠之路并不平坦,道阻且长,铿锵玫瑰却永不服输、奋力拼搏,我们要学习中国女足不到最后永不放弃的精神。我的梦想是以后能成为一名专业足球运动员,在赛场上为国争光!”
近年来,西安铁一中先后被评为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足球、篮球)全国体育协会中学生足球分会成员、陕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陕西省足球训练基地、西安市足球后备人才基地、西安市足球网络学校等。铁一中足球队队员薛有为、尤鑫、吴昊宸、张一凡、蒋俊峰5名学生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学校为各大知名院校、足球俱乐部输送了一大批优秀运动员。
传承
全市校园足球发展“多点开花”
从校园走上赛场,又从赛场走进课堂。足球运动在西安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2月10日,在临潼区华清小学和骊山初级中学的足球训练场上,一群足球小将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精准传球、娴熟配合,展现了良好的足球功底。
为备战今年的足球联赛,临潼区教育局校园足球办公室近日聘请了专业教练团队,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科学实施训练计划,对区级小学足球队和初中女子足球队开始为期10天的寒假集训,进一步提高队员们的技术水平、增强他们的体能储备。
近年来,临潼区教育局通过创新开展幼儿园足球联赛,坚持开展小学、初中、高中三级足球联赛等方式,不断提升区内校园足球氛围,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临潼特色的校园足球发展模式。
校园足球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探路工程,在航天城第一小学,自2015年建校起,学校就坚定不移地推动足球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习惯。航天一小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足球教育,形成“一基两翼”足球课程体系,每周每班一节足球课夯实基础,全员覆盖,开设足球基础社团、组建精英球队实现双向发展,培养兴趣,提升技能。学校1-6年级现有7个足球社团,6个精英球队,1个女子球队,球队通过“一队双师”“一日三训”的教育管理,探索并实践航天城一小校园足球最基础、最有效、最适宜的训练模式。
据了解,航天基地对校园足球工作格外重视,成立基地校园足球领导小组,设置驻校专业足球教练员小组,聘请持有欧足联职业级教练证书青训教练员,与学校体育教师形成了有益补充,为日常开展校园足球校本课程、兴趣培养、技能提升等教学工作提供稳定的师资保障。目前,航天基地已经全面推广足球特色课程教学,青少年每周都能上一节足球特色课。此外,航天基地还通过举办三级校园足球联赛,加速推动校园足球运动普及与发展。
在未央区方新小学,学校体育课每周安排一节足球课,学校足球队每周训练三次,每次1个小时至1个半小时,从专业俱乐部聘请教练进校指导。2013年,方新小学被授予“西安市足球训练基地”,2015年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足球里,有我们的青春,有我们永不磨灭的激情与梦想。”同学们说,每一次拼抢、每一次进攻、每一次进球,让大家学会了团队协作、拼搏竞争、阳光自信,完美诠释了足球运动的魅力。
曾任教于中国女足中方教练的黄勇表示,西安铁一中以“优秀+特长”为培养目标,既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又重视个性特长的培养,学生未来向各方面发展有着持续的动力。这种模式应该大力推广,如果有更多学校像铁一中这样重视足球,发展足球,那么中国足球的未来就一定会好起来!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康乔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