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印发
来源:西安日报  |  2022-03-24 11:37:57

(转载)《西安市“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印发

  西安新闻网讯 “十四五”期间,西安如何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记者近日从市政府获悉,《西安市“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规划年限为2021-2025年,规划范围为西安市域和西咸新区。

  主要目标

  到2025年——

  建立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建立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体系

  全市卫生健康主要指标在副省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中位居第一方阵

  全体市民享受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将西安打造成为高标准区域卫生健康中心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理顺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机制,全面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持续推进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公众健康素养。

  ——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基本均衡,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优化医疗服务结构,创新医疗服务供给方式,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健康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充分发挥我市医疗专科优势,打造高标准区域卫生健康中心。健康服务更加注重质量和均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中医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方面的独特作用,持续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强化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健康服务模式持续创新。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覆盖面。支持社会力量发展高质量、专业化、个性化医疗服务。有序发展前沿医疗服务,推动多业态融合。

  重点任务

  “十四五”期间,西安将实施建设高效高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打造扎实完备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推动中医药传承发展、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强化发展支撑八大重点任务,积极促进西安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任务 1 建设高效高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促进疾控机构业务用房和设施设备达标,强化市疾控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验检测、健康大数据分析利用等能力。实施重点传染病专病专防策略,持续推进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精准防控,密切关注全球传染病动态,积极防控新发和输入性传染病。加强免疫规划接种门诊建设,全面实施接种门诊智慧化管理,建立覆盖所有预防接种单位的网络体系以及面向服务人群的网络服务端,实现全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共享,确保接种安全,提高疫苗接种率和工作效率。探索建立常态化医疗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建设“市、区、机构”三级医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持续推进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放管服”改革,切实强化依法行政和依法执业。

  ——各区县、西咸新区、高新区创建成省级卫生应急规范化区县。依托市中心医院、核工业417医院建设中毒救治和核辐射防护基地。建成市公共卫生中心,建设市级P3实验室。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和儿童专科医院均设置发热门诊,有条件的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发热诊室。新建、迁建、改扩建灞桥区、高陵区、鄠邑区、蓝田县等区县(开发区)疾控中心,建成5个区县区域中心实验室。加快推进西咸新区公共卫生管理中心建设项目。全市院前急救救护车争取达到340辆,并增加负压救护车数量。

  任务 2 促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完成市儿童医院经开院区、市红会医院高铁新城院区、市公共卫生中心、市中医医院南院区、市第一医院迁建项目、市第三医院二期扩建项目、市第九医院改扩建项目、市中心医院经开院区、曲江新区医院、国际陆港医院、西安渭北综合医院、省人民医院西咸院区、省中医药研究院迁建(一期)项目等13个医院建设项目。

  ——2025年,全市三级医院达到55个,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全覆盖。扩充无偿献血网点,规划市中心血站第二院区,满足临床用血不断增长的需要。支持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全力支持市儿童医院建设好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支持交大一附院、交大二附院、交大口腔医院、省人民医院、市红会医院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推进医教研协同发展,创建10个以上国家级重点专科,建成20个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10个高水准科研创新与转化平台。全市献血点达到30个以上。开工建设市第五医院西部风湿病综合大楼。筹备市精神卫生中心二期、市人民医院二期、市卫生学校实训中心等项目。

  任务 3 打造扎实完备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

  ——强化县级医院“龙头”作用,实施26个区县级医疗机构新建、迁建、改扩建项目。区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三级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新建、改扩建28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医疗、住院服务能力建设,配齐医疗设备,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5%的镇街卫生院按照“优质服务基层行”的基本标准进行建设,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率达到100%。全面开展社区医院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任务 4 促进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

  ——依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取消相关生育制约措施。全面落实婚、产假和陪产假制度。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对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政策。

  ——推进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市级妇幼保健机构达到三级标准,长安、临潼、高陵、鄠邑、周至、蓝田等六个区县妇幼保健机构达到二级标准,各开发区规划建设妇幼保健机构。

  ——大力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加大公办和普惠制照护机构建设力度,建设西安市托育服务综合指导中心,到2025年建成150个婴幼儿照护服务星级示范机构,婴幼儿早期发展知识普及率达到95%以上,伤残病等重点婴幼儿接受照护指导率达到98%以上,多元化、全覆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优化老年人就医环境,从老年友善文化、老年友善管理、老年友善服务、老年友善环境等四个方面开展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工作。到2025年,80%以上的综合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支持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转型,开展康复、护理以及医养结合服务。

  ——积极推进婚前医学检查,加强对严重遗传性疾病、特定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的检查并提出医学意见。着力防控疾病致残,加强康复服务。落实流动人口儿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计划生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巩固健康脱贫成果,继续改善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持续改善医疗条件。不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签约率和服务能力。实施全民健康行动。

  ——完成阎良区妇计中心改扩建项目。探索依托市第一实验幼儿园和市妇计中心建设市托育服务综合指导中心和市级托育中心。鼓励依托社区、幼儿园、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公办托育服务设施。支持社会力量发展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和综合托育服务机构。自2021年起,妇女“两癌”筛查目标人群“两癌”筛查覆盖率达到80%以上。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5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床位占比达到30%。健康机关、健康社区、健康村庄、健康学校、健康企业建设率不低于50%。

  任务 5 推动中医药传承发展

  ——坚持中西医并重,以中医优势专科专病为重点,培育建设临床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打造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到2025年,建成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2个,培育建设省(市)级中西医结合示范基地5个,县级中医医院建成3-5个市级以上特色专科。

  ——促进中医药发展纳入全市医疗卫生规划体系,布局中医药重大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市中医医院南院区和莲湖区、蓝田县等9个区县公立中医医院新(迁)建项目建设,促进优质中医资源扩容。到2025年,全市中医类医院床位达到1万张。

  ——鼓励城市中医医院参与医疗集团、专科专病联盟建设,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县域医共体,带动基层医疗机构均衡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全部建成中医综合服务区,能规范开展6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社区卫生服务站、75%的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1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建成省级示范中医馆。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鼓励家庭医生团队开展中医治未病签约服务。

  ——建设完成市中医医院南院区项目。实施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阎良区、雁塔区、临潼区、蓝田县、周至县等区县级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完成莲湖区中医医院、高陵区中医医院、鄠邑区中医医院搬迁。建设完成灞桥区十里铺骨科医院项目。

  任务 6 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全力推动基本药物制度落地落实。完善短缺药品保供稳价机制。推进集中采购中选药品、医用耗材在医疗机构中的使用。稳步开展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推进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总药师制度试点,推动服务管理模式转型,促进合理用药。持续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发展,探索开展三级医院对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人财物一体化管理试点。

  ——把党的领导融入公立医院治理的各个环节,加快完善医院治理体系,统筹落实政府办医职责,严格落实政府对医院的监管职责,合理界定举办政府监督职责和医院自主运营管理权限。推动三级公立医院在发展方式上由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在管理模式上由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转向全方位的绩效管理。

  ——支持“互联网+”在实现优质医疗资源跨区域流动、促进医疗服务公平可及、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重构医疗市场竞争关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定价、医保支付等工作的落实。探索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外购处方信息与定点零售药店互联互通。

  任务 7 促进健康产业发展

  ——推进以新型疫苗、生物试剂、可穿戴设备、医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建设一批药品、医疗器械、新型生物医药材料等研发中心和产业基地,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推动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疾病康复等为主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发展,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制造的有机融合,推动健康产业与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催生更多医疗健康新业态,构建“医、养、健、智”四位一体的大健康产业链。

  ——借助大数据技术,建立健全健康产业信息统计系统和信息共享平台。鼓励发展基因检测、移动医疗等新型服务模式,促进健康产业多维度发展。推动互联网医院建设,以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在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健康教育、诊后护理等医疗领域融合应用。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进一步开展移动护理、生命体征在线监测、家庭监测服务,逐步实现患者居家康复,不出家门就能享受优质高效的复诊服务。

  任务 8 强化发展支撑

  ——全面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采取校园引才、定向引才、柔性引才等方式,多措并举,广开渠道,积极引进各类卫生人才3000人以上。落实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政策。扩大全科医生培养和转岗培训范围。开展订单式社区老年照护以及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的培养。

  ——实施基层中医药人才定向招聘行动,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可优先聘用中医药类毕业生,县级中医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不低于60%。实施中医药专家服务基层行动,鼓励三级医院中医类别副主任以上退休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对全市公立医院按实际需求重新核编,增强单位用人自主权,实行岗位管理,调动职工积极性。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疗,建设智慧医院。运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过程中的“难点”“痛点”问题。加快有关信息系统对接和数据联通共享,拓展在线支付功能,推进“一站式”及时结算。加快建设和完善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为核心的基础数据库。(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端)

编辑:陈锵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