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二附院儿内科副主任杨琳:不为繁华易“医”心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2-06-01 12:02:15

视频制作:沈盼

  在回顾自己的求学经历与工作经历时,西安交大二附院儿内科副主任杨琳用“不太爱挪地儿”来形容自己。尽管大学时选择医学专业并不是杨琳本人的意愿,但回顾近三十年的职业生涯,杨琳从未后悔过成为一名医生。

  学医并不容易。在原白求恩医科大学读书期间,有老师告诉杨琳,如果觉得学医太过辛苦的话,可以考虑调整自己的职业方向,而杨琳“坚决拒绝”了。杨琳说:“因为在实习期间,老师、病人对我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虽然是实习,但老师是以住院医生的标准来要求我的,我也基本能够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这让我获得了很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我认为我自己可以成为一名医生。”

  1994年大学毕业后,杨琳选择了回到故土,成为了西安交大二附院儿内科的一名医生。成立于1937年的西安交大二附院儿科,是西北地区最早创立的、从事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大学附属医院儿科;2020年底,西安交大二附院启用了儿科住院大楼,开设了小儿神经、血液、内分泌、呼吸、心肾、新生儿等多个专业。二十余年里,看着儿内科从仅有一层病区到发展成“院中院”,杨琳感慨科室发展的艰难,也感激一路上患者的肯定、同事及前辈身上的帮助以及社会的支持。

  患者的肯定是杨琳始终走在医学道路上的重要原因之一。2021年,杨琳的一位“小病友”找到了杨琳。他表示,多年来他一直都关注着杨琳、惦记着杨琳。尽管杨琳对他的记忆已并不那么深刻了,但听到他的话后,杨琳非常感动、非常满足。杨琳说:“这是对我从业莫大的鼓励。”

西安交大二附院儿内科副主任杨琳:不为繁华易“医”心_fororder_图片2

西安交大二附院门诊咨询处 摄影 马琪

  2021年底,西安发生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看到医院同事们有的只要有一线可能就坚持到岗,有的在不能到岗的情况下主动报名成为社区志愿者,同为医生的杨琳感动又骄傲。杨琳说:“无论碰到什么样的状况,医疗机构都是正常在运转,因为我们知道,患者需要我们,我们必须去。”杨琳认为,这就是医务工作者的精神、也是她向前的动力。

  一路走来,杨琳非常感激在西安交大二附院遇到的每位前辈。杨琳说:“在科室发展过程中,我们所有的教授老师秉承‘以老带新’方式,耐心地扶持我们年轻人的成长。有些教授虽然离开了临床工作岗位,但是时不时还会给我们一些教导,积极地为我们儿科发展做贡献。”

西安交大二附院儿内科副主任杨琳:不为繁华易“医”心_fororder_图片1

杨琳(右一)与患者家属沟通 摄影 沈盼

  除此之外,整个社会对于医疗的关注也让杨琳备受鼓舞。2021年12月初,西安交大二附院收治了一名1岁的患者康康(化名)。经诊断,康康被确诊为脊髓型肌萎缩Ⅰ型,而针对基础病进行治疗的药物诺西那声钠注射液则高达55万元一支,高昂的医药费对于康康一家来说根本难以承担。就在康康的母亲感到绝望自责时,国家医保局公布了进入医保的74种新药,而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以3.3万元每支的价格进入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康康迎来了生命的曙光。2022年1月4日,正值西安疫情焦灼时期,在多方的协调沟通下,以西安交大二附院教授黄绍平及杨琳为领导的儿童神经专业团队成员穿戴好隔离衣,进入重症监护病房,为康康进行了诺西那声那鞘内注射治疗。用药之后,康康的病情迎来了好转,杨琳等医护人员也松了一口气。杨琳说:“国家对于医疗行业的支持、对于患者的支持,让普通的家庭都能够接受治疗,对我个人而言是触动非常大的,让我们在更好地保障患者健康方面拥有了坚定信心。”

西安交大二附院儿内科副主任杨琳:不为繁华易“医”心_fororder_图片3

杨琳回顾西安交大二附院儿童病院发展历程 摄影 李冰蕊

  作为一名医生,保障患者健康,最重要的是精炼医术。在杨琳的职业生涯中,她曾多次被西安交大二附院派出学习。杨琳说:“外出学习就是要把先进的技术带回来,通过不断的学习惠及更多的患儿。医院丰富的培训平台给了我很多学习的机会,对于我从医有莫大的帮助。”现在已是西安交大二附院儿内科副主任的杨琳,总是积极鼓励科室的年轻医生继续学习,不断充实自身“知识库”,让科室力量更加强大、也让更多患儿从中受益。

  如今的西安交大二附院儿内科在神经发育、生长发育等专科承担着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级科研课题,科室建设已取得了较多亮眼成绩。杨琳希望,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在前辈们的带领下,儿童病院发展能够更上一层楼,为更多患儿健康增添福祉。(文 马琪)

编辑:吴宇婷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