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电影《长安·长安》是一部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拍摄的主旋律影片,以中欧班列长安号为载体,讲述了2031年发生在“长安号国际旅游专列”上的跨国故事,旨在着力反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五通”方面取得的成就。目前电影《长安·长安》的前期拍摄工作已经结束,国际在线陕西频道将陆续编发中国国家一级导演、电影《长安·长安》导演张忠的拍摄手记。
当影片中的列车即将到达终点西安之时,导游唐心为沉溺在不堪往事中的阿雅娜解释了《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的含义。她说,做人应该像水一样无所欲求,只是静静地顺势而流往适合自己的位置。而这水,便是老子的核心思想“道法自然”的具象表达。
人生在世,各有千秋。我们听过数不尽的道理,却依然有无数人一次次陷入偏执的泥沼中自我围困。当众人向道家思想寻求答案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让大家看到宇宙变化的法则,事物瞬息万变,但其变化的底层,即事物演变的法则不会改变。万物在生成过程之中,道在其中。因此,人需要做的就是顺其自然,即顺事物的本性行事。而水就是天地万物中顺势而为的榜样,于无声中滴水穿石。
电影《长安·长安》编剧、监制纳基斯·阿贝耶(右二前)和制片人史佳(左二)在西安八仙庵采风 摄影 张忠
导游唐心悟到了水以柔克刚的真谛,而阿雅娜则是水的反面。刚毅不屈的石头,接受不了人生任何的脱轨和失意。她在感情上走向极端。而极端的爱又导向了极端的恨和自我毁灭。阿雅娜的感情太过浓烈,以至于她的双眼被蒙蔽,看不到纯粹的爱与极致的忠诚。对于阿雅娜和桑加尔这对差距悬殊的异国夫妻来说,横隔在两人之间的阻碍太过纷繁复杂,就连那曾经因激情而燃起的耐心和体谅早已消磨殆尽。对于一个失去了事业与体贴妻子的丈夫来说,要维持对婚姻的忠诚,不再是一份自然而然的责任,更像是一道沉重的枷锁。也许只有当阿雅娜意识到自己不必执着拘泥于所谓的对与错时,她也就看清了当初所面临痛楚的根源。
电影《长安·长安》拍摄现场 摄影 吴宇婷
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或许这才是阿雅娜走出自我困境的路径。这种“无为”的姿态正是源于主人公能理解到在自我困境的表象以外,是更宏大的自然在统领一切。而人生许多痛苦源于对自身表象欲望的过分关注和执着,而忽略了背后的天地规律,尤其是当这样一种欲求与自然天道相违背时,就更容易深感陷入一道无解的死题。其实在道家看来,如果能从更高的观点看待一己与外界、生与死,认识到一切都终归于天道,我们也许就可以超越自己以外的世界,人的生活也就不再拘泥于世俗的是非善恶。没有一意孤行,没有患得患失,因为我们深知天地之间一切自有定数,顺势者兴,逆势者亡。于是,在影片的结尾,我们看到了阿雅娜潜移默化的转变,一个更加柔软、谦卑、平和的女性,在黑暗中重生。(文 中国国家一级导演、电影《长安·长安》导演张忠 导演助理陈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