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电影《长安·长安》是一部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拍摄的主旋律影片,以中欧班列长安号为载体,讲述了2031年发生在“长安号国际旅游专列”上的跨国故事,旨在着力反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五通”方面取得的成就。目前电影《长安·长安》的前期拍摄工作已经结束,国际在线陕西频道将陆续编发中国国家一级导演、电影《长安·长安》导演张忠的拍摄手记。
电影《长安·长安》剧照 摄影 王智
可以说,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语言。语言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功能,带给我们无限的空间,影片中,我们使用了波斯语、哈萨克语、俄语、英语等多种语言,这也是影片重要的特点之一。置身于国际列班中,我们在每个时空的角落,似乎随时会与一种陌生语言不期而遇。正是通过这样一个跨国语境的时代故事,我们试图唤起人类昔日记忆中巴别塔的失落幻象,并发出了永恒的质询,在不同的语言、国别、文化的阻碍之下,人与人能否实现真正的沟通?
电影《长安·长安》剧照 摄影 王智
语言的冲突,情感关系的沉痛割席。语言既是主人公阿雅娜选择留在家乡的重要原因,也是她亲密关系失败的悲剧来源。语言不同成为横亘在桑加尔无法维系与拉雅娜婚姻关系的显要外在障碍。当精通多门语言的阿雅娜自如地徜徉在不同的国家文化环境中时,桑加尔对外语的障碍意味着他永远只能屈居在国外社会中的边缘地带,从事一些社会底层的低薪工作,无法实现自己的艺术追求。语言冲突的尽头是语言的消亡,当这段无望的感情因语言文化的隔阂而不可避免地走向毁灭时,阿雅娜的“失语”,与桑加尔的断联,是她最后无声的悲情抵抗。她拒绝交流,妄图以此来切断与过往的联系,尘封心碎的回忆。
语言的交融,跨越民族的和谐之歌。异国的语言在电影的两性关系中走向怅惘的失落,但又在文化场域下的交流中焕发新生。首先,多重语言在电影《长安·长安》中的故事结构中体现为与多重时间线相互交织。随着剧情的推进,一曲多国世界和谐交融的悠扬旋律渐渐回荡在影片的时空角落中。电影中,我们搜寻着不同的语言钥匙,打开了阿雅娜回忆迷宫里各异的大门,从而得以一窥阿雅娜在各个时期与不同文化群族交往的独特历程。
电影《长安·长安》剧照 摄影 王智
阿雅娜在片中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存在,她正是不同国家生活路径的交叉点。掌握多元语言的她对于各国文化的理解更加自由与包容,各国文化在她身上难得实现了某种具有微妙张力的共存。如果说阿雅娜这一人物的复杂身份背景注定了她的思维空间是各国文化碰撞、抢夺领地的场域,那么正是通过她这一不断变换“语言”的人物线索,各国的文化图景被她的生命旅程自然而然地串联起来,在电影中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随着不同的语种在电影时空中的自由流淌交汇,观众如同被抛掷于一片未知的文明洋流之中,不断经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语言海浪的冲洗,随波逐流。就这样,我们在语言觥筹交错的恍惚时空之中,循着拉雅娜蜿蜒的人生轨迹,沉浸在一曲又一曲关于人类文明的天籁之音中。
电影《长安·长安》剧照 摄影 王智
不同的语言,在电影中如同闪着不同色彩的针线,共同编织出阿雅娜所处时代这一幅复杂精巧的广阔社会图腾,从而凸显了影片所呈现的国际社会语境,在丝绸之路国家加速融合的一体化进程中,一个女性困惑的灵魂流转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在对生之意义的追寻中实现对自我的理解和救赎。(文 中国国家一级导演、电影《长安·长安》导演张忠 导演助理 陈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