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电影《长安·长安》是一部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拍摄的主旋律影片,以中欧班列长安号为载体,讲述了2031年发生在“长安号国际旅游专列”上的跨国故事,旨在着力反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五通”方面取得的成就。目前电影《长安·长安》的前期拍摄工作已经结束,国际在线陕西频道将陆续编发中国国家一级导演、电影《长安·长安》导演张忠的拍摄手记。
不少人往往在痛苦的人生经历中获取灵感和力量,成就伟大艺术。电影《长安·长安》讲述了两个艺术家相爱又分别的凄美爱情故事,两个人在支离破碎的情感关系中和艺术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时而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治愈现实的伤,时而远离艺术而在现实中苦苦挣扎。艺术能否拯救缺憾的人生?艺术与现实应该保持一个什么样的动态关系?
电影《长安·长安》剧照 摄影 王智
艺术拯救人生的可能性。在婚姻前期,阿雅娜用演戏来弥补自身婚姻不美满的缺憾,甚至越来越投入,而产生家庭方面的缺位问题。在影片结尾,她通过重新走上舞台演绎在离别中哭泣的白蛇,而完成对苦难自我的救赎仪式,从中我们似乎看到了艺术拯救人生的可能性。
电影《长安·长安》剧照 摄影 王智
艺术能否用于自我拯救取决我们本身于如何看待艺术。如果艺术是自己获得外界认同的工具,那么对艺术的热爱本源来自于自恋,想要得到外界对自我的赞美与肯定。因此,我们看到当阿雅娜和丈夫感情遭遇危机后陷入自我厌弃的状态,同时也就放弃了演艺事业。她否定一切的背后是对自我的绝对否定,因此她不再相信外界所给予的一切爱、信任、赞誉、肯定,把它们全部当成人世间虚幻的海市蜃楼。如果艺术是我们逃避现实的渠道,那么艺术就可以把我们和生活完全隔绝起来,从而达到一种无欲无求、遗世独立的状态?这对于极少数出世之人是适用的,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我们无法抛却爱、信任、肯定而独立于这个纷繁的社会中。
艺术拯救人生的局限性。艺术究竟能否拯救缺失的人生呢?许多人一旦陷入现实的困境中,就将自己封闭到艺术的外壳中,不敢也不愿在走入真实的世界。艺术的确可以化悲伤为动力,但艺术不是一个供人逃避现实的避风港。并非躲进艺术的象牙塔里,现实的一切就与人无关,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
艺术并不能搁置或解决生活的困境,而是一种推动力,为我们更加勇敢而坚定地面对生活中不堪回首的记忆和痛点。艺术并不能让破碎的人生完整,但它能把我们引向完整的方向。因此,相信艺术能让生活更加美好、具有思辨色彩,但一切还是以现实的生活与生活在其中的人为核心。逃离现实,沉溺在对艺术纯粹的想象和追求中,不仅是一种本末倒置,也不利于我们去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
拍摄现场 摄影 王智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对于一个完整的人来说,艺术的价值也在于最终回到生活,面对生活。企图依赖于艺术遗忘甚至抛却生活是不可能的,艺术和人生不是两座孤立的岛屿,而是一片洋流的两块区域,随时在相互融合与交织,在互动中成就彼此。(文 中国国家一级导演、电影《长安·长安》导演 张忠 导演助理 陈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