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榆林市府谷县麻镇便民服务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立足实情,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奋力开创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榆林市府谷县麻镇干净整洁的道路
走在麻镇,新街干净整洁,道路两侧的房屋错落有致,绿化树整齐划一,仿古牌楼与文化墙交相辉映。沿着新街一路向北,与之相交的老街却是另一番景象。经过仿古改造的建筑在太阳余晖的映照下,彰显出历史古镇的现代文明气息。
今年64岁的翟永革是土生土长的麻镇村人,他见证了麻镇的发展,他说,最近几年是集镇变化最大的几年,街道由以前的水泥路改造成现在的柏油路面,门面房都进行了仿古改造,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据了解,近年来,麻镇便民服务中心投资640万元对集镇23幢民居住宅进行仿古建设;投资100万元实施集镇路面改造工程;投资168万元新建西口文化广场;投资35万元新建300米文化墙;投资182万元对集镇供水进行提升改造;投资100万元对府准路沿线及集镇路灯进行维修安装;投资125万元新建生活垃圾处理场一座;投资200万元实施人居坏境提升工程。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实现村民致富的主要途径。近年来,麻镇便民服务中心通过推进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推行“承包、直管、托管、入股”的“四位一体”集体经济产业经营模式,实现资源、资产、资金股权分配,全面盘活村集体经济。
温室大棚承包人王乃林在大棚里为芹菜杀虫
在该便民服务中心埝墕村的温室大棚里,承包人王乃林正在为芹菜杀虫。据了解,这批芹菜将会在10月份村民腌酸菜时准时上市,这是王乃林今年种植的第二茬蔬菜,冬天还将再种植一茬。近年来,王乃林承包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大棚持续为村民创造利润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可观的收入。王乃林说:“第一茬种的是草莓,草莓的生长期大约7到8个月时间,年收入毛利润大概六万多,5月份把草莓苗处理掉再种植芹菜,芹菜的生长期也就是两个月左右,一棚大概产6000斤,到冬季还可以种植一茬香菜,腊月上市,三茬下来,每个大棚一年可收入10万元,纯利润3万元左右。”
麻镇便民服务中心的鱼塘
在离大棚不到2公里的鱼塘旁,驻村第一书记王云和村民了解鱼塘的经营管理情况。据村民介绍,该村一直以来就有养鱼的传统,只是村民在水坝里小规模养殖,效益不是很好。今年,该村充分利用沟道现状水源,投资50万元,建设3个600平方米鱼塘。王云说:“现在鱼塘已经建成,下一步就是投放鱼苗,同时就打算再养一点鸭,可以卖鸭蛋,游客来了以后顺便可以看鸭子。”(文/图 王永新)